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高曼娟
近日,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印发《山东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积分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量化评分、动态管理、分级分类监管等方式,引导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办法》已于4月17日正式实施。
行业快速发展 催生监管创新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化消防工作中至关重要。他们通过提供专业消防技术服务,帮助社会单位消除火灾隐患,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据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处长陈兵介绍,截至目前,全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共有995家,相关从业人员超1.4万人。2019年起,山东省每年都会开展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与执业质量专项核查工作。
“随着行业规模快速扩张,传统人工核查模式逐渐显露出滞后性。”陈兵指出,在2024年11月的专项核查中,330家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单位,仅有147家达标,合格率为44%;222家消防安全评估单位里,仅88家单位合格,合格率为37%,更有14家机构主动提交书面申请,承认自身不满足从业条件并放弃实地核查。数据背后,暴露出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恶性竞争频发、执业行为不规范等乱象,严重制约行业健康发展。此次推行的积分信用管理机制,将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分值,既能精准勾勒出市场主体的信用画像,也为消防部门实施靶向监管、科学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积分量化管理 构建信用画像
根据《办法》,山东省对省内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的机构及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实施积分管理,涵盖从业条件、执业行为、服务质量等核心指标。积分等级分为五星至一星五个档次,90分以上为五星级,59分及以下为一星级,为社会单位筛选优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直观依据。积分信用管理周期为三年。
各级消防救援机构依托“山东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平台”实现对积分的计分、评定和公示全流程管理。该平台通过自动采集机构和人员日常上传的工作数据进行基础赋分,同时结合消防救援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结果,实时动态调整。
《办法》制定了严格且细致的扣分及直接判定规则。若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业条件、出具虚假文件,被消防救援机构责令停止执业、吊销从业人员资格等情形,将直接判定为0分;若在重大、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中,因执业行为被追究责任,或被列入消防安全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情形,则直接评定为50分。与此同时,《办法》还设立了 9 项加分情形,例如发现重大火灾隐患、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获得荣誉表彰等。
陈兵表示,在市场竞争中,高星级机构更容易获得社会单位的青睐,尤其是在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项目中;个人信用分高的从业者,也更易被优质机构录用,以此营造“守信者畅行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市场环境。
差异化监管 让守信者受益
依据积分结果,山东省将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策略:五星级机构将享受“无事不扰”的宽松监管政策,抽查比例和频次大幅降低;三星级和四星级机构保持常规监管力度;一星级和二星级机构则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适当提升抽查频次。
同时,五星级机构将被优先推荐参与公益性消防技术服务活动以及消防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对于从业人员而言,若在管理周期内获评四星级、五星级,从评定之日起,其在“山东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平台”中的执业时长,将分别按照实际时长的1.1倍、1.2倍计算。执业时长不仅是从业经历的记录,更是衡量从业人员和机构合规性、专业性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其在消防技术服务领域的活跃度、专业性。
此外,《办法》还建立信用修复机制,机构及从业人员对扣分项存在异议或消防安全失信行为最短公示期满后,可向作出认定的消防救援机构申请主动修复。陈兵特别强调:“对于注销一星级后重新注册的情况,相关人员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积分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身份证号绑定,原法人、主要从业人员若在新机构执业,其历史不良记录仍会被关联核查。”
下一步,山东消防部门将重点开展政策宣贯培训,确保管理办法落地见效。同时将根据试行情况,及时对《办法》进行调整和完善,推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