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老张是高血压“老病号”,每天按时吃降压药,生活规律。这天,他在厨房做饭时突然头晕目眩,眼前发黑,整个人瘫倒在地。儿子闻声赶来,见父亲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立刻拨打了120。

到医院后,老张被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液检查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严重超标。医生调整降压方案的同时,还开了叶酸片。老张纳闷:“高血压为啥要吃叶酸?”医生解释,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高的人至关重要,能促进其代谢,降低浓度,保护血管,减少中风、心梗风险。老张恍然大悟,从此按时服药,对高血压管理更上心了。



叶酸缺乏的后果很严重!但需要注意这几点

1.引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叶酸是红细胞生成的关键营养素,缺乏时DNA合成受阻,红细胞体积增大、寿命缩短,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

2.增加胎儿畸形风险

孕妇叶酸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闭合障碍,增加无脑儿、脊柱裂、唇腭裂等畸形风险。我国建议备孕及孕早期女性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以降低胎儿畸形发生率。

3.损害心血管健康

叶酸参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4.诱发神经系统疾病

叶酸缺乏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合成障碍,引发记忆力减退、抑郁、失眠等症状,长期缺乏还可能增加老年痴呆、帕金森病风险。

5.削弱免疫力

叶酸参与免疫细胞增殖,缺乏时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

科学补充叶酸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把握剂量是关键。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400微克,孕妇及备孕女性可增至600微克,但需避免超过1000微克,以防掩盖维生素B12缺乏或增加某些癌症风险。



再者,特殊人群需强化备孕及孕早期女性、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补充剂,以降低胎儿畸形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中老年常吃4种“高叶酸”食物,健康加分

叶酸对中老年人预防贫血、保护心脑血管至关重要。日常饮食中,可优先选择4种“高叶酸”食物:

1.绿叶蔬菜:菠菜、芦笋每100克含叶酸189-194微克,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建议清炒或焯水凉拌,避免营养流失。

2.动物肝脏:猪肝、鸡肝叶酸含量高(425-1172微克/100克),同时补铁护眼,但胆固醇较高,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克。

3.豆类及坚果:黄豆、核桃含叶酸102-181微克/100克,搭配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可打豆浆、煮粥或直接食用,辅助降脂护心。



4.全谷物:燕麦、糙米叶酸含量高于精制米面(34-190微克/100克),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建议替代部分主食,煮粥或蒸饭食用。

通过合理搭配,中老年人可轻松满足叶酸需求,为健康添动力。

复旦大学研究:叶酸促进癌症发展?真的假的

复旦大学研究揭示的叶酸“促进癌症发展”结论,主要基于高剂量叶酸对已患癌小鼠的加速致癌效应,这一发现引发公众对叶酸安全性的广泛讨论。然而,科学界普遍认为,叶酸对癌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和“健康状态依赖性”,普通人群遵循推荐剂量补充叶酸仍是安全且有益的。

复旦大学研究中的高剂量叶酸(20mg/kg)对小鼠的致癌作用,源于其甲硫氨酸循环的异常激活,这一剂量远超人类日常摄入量(中国居民日推荐量400μg)动物实验与人体代谢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对象为已患癌小鼠,无法直接推导至健康人群

叶酸对癌症的影响需辩证看待,适量摄入对健康有益,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适得其反普通人群应优先通过饮食获取叶酸,避免盲目补充高剂量叶酸补剂。癌症患者或高风险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摄入量,防癌抗癌应注重整体生活方式,而非依赖单一营养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