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怕是不太好受,特朗普政府步步紧逼,让他选到底是站队中国还是美方。

然而一边是老大哥美国,有驻韩美军坐镇,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对韩国有巨大影响力,一边是近邻中国,外加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无论是选谁,对韩国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于是韩国外长赵兑烈公开喊话,韩国拒绝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还抛出个让人意外的说法:“中韩接触符合美国利益。”

还没来得及考虑这话的含义,72岁的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就被起诉,这下韩国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中韩接触符合美国利益?

先说赵兑烈的这番表态,韩国夹在中美两大巨头中间,日子不好过。

美国是韩国的“老大哥”对韩国有巨大影响力,2024年,韩国对美出口额高达1278亿美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市场。

可中国呢?作为韩国的近邻和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韩贸易总额达到2.33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14亿人口市场对韩国的半导体、汽车、化妆品,甚至旅游业来说,都是“金主爸爸”,更别提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的态度和影响力是绕不开的。

这么久以来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美国对韩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让韩国出口雪上加霜。

半岛局势也不消停,美军核潜艇停靠釜山港,美韩联合军演搞得朝鲜半岛剑拔弩张,韩国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得鼻青脸肿。



在这种背景下,赵兑烈站出来说“拒绝二选一”,其实是韩国在中美之间使出的“太极拳”——既不想得罪美国这个盟友,也不能放弃中国这个经济命脉。

赵兑烈还说,中韩多接触能当中美关系的“润滑剂”,降低冲突风险,听起来挺高大上,但说白了,韩国更在乎自己的利益。

尹锡悦的教训太惨痛了,他一味倒向美国,对中国搞芯片禁运,结果中国靠强大的工业体系自己造芯片,压根没受啥影响。



反倒是韩国半导体产业被打得满地找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占了一半以上的需求,韩国主动放弃这块蛋糕,等于自断一臂。

现在赵兑烈改口,摆明是想挽救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顺便给中国释放点善意,为未来的中韩合作铺路。

文在寅被告,韩国政坛再起波澜

就在赵兑烈表态的同一天,72岁的文在寅被韩国检方盯上了。



检方指控他涉嫌受贿,理由是他前女婿在一家航空公司当高管,拿了2.23亿韩元的工资和安家费,检方认为这笔钱是航空公司创始人、前议员李相稷给文在寅“贿款。

更离奇的是,检方没逮捕文在寅,直接启动了“不捕直诉”,也就是不抓人但直接起诉,这操作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韩国政坛有个“传统”——拿政要的家人开刀,文在寅的好友、前总统卢武铉,当年就是因为妻子被指受贿,舆论压力太大,最后选择跳崖自杀。



如今文在寅被前女婿的事儿牵连,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使绊子,尤其这事儿发生的时间点太巧了。

赵兑烈刚表态要和中国搞好关系,文在寅就被起诉,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不是对韩国调整外交政策的“警告”。

再深挖一层,美国在韩国检察系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文在寅在任时,虽然也把美国放在外交首位,但相对更重视和中国合作,比如推动中韩自贸区升级、加强半岛和平对话。

这种“亲华”倾向在美国看来,可能不算听话,现在韩国想在中美之间搞平衡,美国会不会通过检方给点“颜色”看看?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但文在寅估计不会轻易倒下,韩国共同民主党正在力保他,虽然党首李在明已经辞职,但他在党内的威望依然很高,而李在明又是2025年大选的热门候选人。



如果李在明上台,文在寅的危机可能迎刃而解,毕竟韩国政坛的“站队”和“抱团”文化,常常能让政治人物化险为夷。

眼下韩国政局动荡,尹锡悦被罢免后,韩国进入“群龙无首”状态,新总统要到6月才选出来。

在这段时间,韩国外交得稳住,不能随便站队,赵兑烈的表态,既是给美国听的,也是给中国递的橄榄枝。



未来不管谁当选新总统,对华政策估计都会比尹锡悦更务实,毕竟经济摆在那,谁也不想再重蹈覆辙。

总的来说,韩国现在就像个“精明的商人”,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尽量多捞好处。

赵兑烈的表态和文在寅的诉讼,表面上是两件事,实际上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韩国如何在强国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只希望他们别找错路,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参考资料:韩外长表态:韩国对华接触也符合美国利益 观察者网
“遭政治起诉” 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回应检方诉讼 环球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