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蒋介石在国人压力下,给了八路军4.5万编制,却暗中冷笑:“剩下3.5万红军,要么解散,要么饿死!”可他万万没想到,毛主席仅用几招,不仅保住全部兵力,还让八路军4年扩军30倍!
蒋介石的“削兵计”是这样的,1937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成定局,但蒋介石的算盘打得震天响:红军报12个师,他只批3个师,砍掉7成兵力; 要求朱德、彭德怀“出国考察”,师级参谋长全换国民党人,是为夺兵权;再就是断粮饷,每月给八路军仅发63万军费,还不够4.5万人吃饭。
谈判桌上,国民党代表顾祝同嚣张放话:“多余的人,滚回家种地去吧。”
可毛主席早已看透蒋介石的诡计,“老蒋想用编制困死我们?做梦!”
对3.5万无处安放的红军精锐,毛主席祭出了孙子兵法 “无中生有”的几招:
一是偷换概念:每个师下设“独立团”,名义上是“辅助部队”,实则塞进数千主力。电视剧《亮剑》李云龙的独立团,原型正是此招;
再是瞒天过海:国民党规定“直属营”人数不超500,八路军却将工兵营、骑兵营扩至万人规模,红27军直接变身“辎重营”;
另外就是游击扩编:独立团深入敌后,一边打鬼子一边招兵。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106个参战团里,超半数都是“编外部队”。
当百团大战的战报摆到蒋介石桌面时,老蒋才惊觉:“八路军怎么越打越多?!”
除此之外,毛主席成立抗日军政大学也是浓墨重彩一笔, 抗大奇迹就是这样产生的。
抗大名义上“培养干部”,实则储备兵力。抗大12所分校遍布根据地,农民学埋地雷,妇女练包扎,连儿童团都能传递密信,1940年八路军扩至40万,抗大毕业生占军官总数7成。
最讽刺的是,国民党还按月给抗大拨“教育经费”,殊不知这笔钱养出了一支铁军!
而主席主导的后勤革命也很厉害,大生产运动中,留守红军抡起锄头,将陕北荒地变粮仓。359旅开垦南泥湾,一年产粮9000担,养猪上万头。在根据地发行“边币”,用食盐换药品,用煤炭换棉布,硬生生建起“战时经济圈”,可称为种地种出百万雄兵 。
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蒋介石的“削兵计”宣布彻底破产:
兵力对比:八路军从4.5万飙升至102万,新四军扩至26万,民兵超200万;
装备升级:从“小米加步枪”到拥有炮兵、工兵甚至航空队(1945年缴获日军机场);
民心所向:根据地人口从150万增至1亿,农民送子参军,商人捐钱捐物,连和尚都组成“僧抗队”。
当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时,当蒋介石面对国共态势,面对真正的高手,只能暗自生气,自叹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