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特朗普近来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他当着众多记者的面承认,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确实过高,并且表示准备降低对华关税,不再提及对华强硬措辞,还希望中美能尽快对话达成新协议。其实在此之前,美国就已释放出诸多相关信号,先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多次释放“想见中国同行”的信号,随后白宫出面否认245%关税计划。如今特朗普亲自表态,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在对华关税政策上有了动摇。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美国国内民众和产业界的态度变化是重要因素。例如,加州民众因本土超市中国商品价格暴涨3倍,掀起了“中国代购热”;得克萨斯州的农场主们,由于大豆仓库积压严重,往年此时大豆早已运往中国,如今却堆积如山,他们举着“我们要中国市场”的标语包围州议会。这些情况反映出美国民众和部分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以及对当前关税政策的不满,给美国政府形成了一定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的局面。原本一些宣称要与美国一同“围堵中国”的盟友纷纷改变态度,欧盟宣布加速中欧投资协定审批,日本悄悄重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英国国际贸易大臣亲自带队访华。这些举动显示出美国盟友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不再盲目跟随美国,而是根据自身利益,积极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这无疑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受到冲击。
就在特朗普降低对华调门的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动作不断,展现出强大的外交活力与影响力。4月22日晚,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肯尼亚共和国总统鲁托先后抵达北京。
特朗普(资料图)
先看阿塞拜疆方面,中阿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基础。中国是最早承认阿塞拜疆独立的国家之一,两国高层交往密切。2024年7月,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此次阿利耶夫总统访华,双方宣布将中阿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在数字经济、航天等领域签署了20项合作协议。这一系列成果的达成,进一步深化了中阿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再看肯尼亚总统鲁托的访华之行。鲁托此次访华行程共5天,这是他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意义重大。鲁托总统在访华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肯中友谊历史悠久,两国合作成果丰硕,鲁托总统此次访华,期待与中方进一步拓展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还希望借助中国经验推动肯尼亚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将肯尼亚打造成东非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邀请了联合国193个成员,出席4月23日召开的非正式会议。在会议概念文件中,明确指出美国将关税当作极限施压的武器,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触发了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冲击和震荡,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单边主义和霸凌行为的受害者。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支持国际社会利用包括安理会在内的各种平台进行讨论,深化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危害的认识。这一举措表明中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方面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引领作用,为全球众多国家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应对美国不合理关税政策带来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降低对华调门,以及两位总统连夜访华和193国齐聚一堂讨论反制关税霸凌等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凭借自身的实力与积极的外交政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为众多国家寻求合作与发展的重要伙伴,也成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关键力量。
未来,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的和平与繁荣。而美国在关税政策等一系列国际事务上如何调整,也将持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