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荆州、张
4月23日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其北锚碇沉井基础精准下沉到位
姿态良好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稳稳扎根于长江之畔!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梅闻 摄
锚碇是一座大桥的“基石”,也是“定海神针”,由沉井和锚体组成,对大桥百年安全耐久至为关键。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共设南、北两座锚碇,建成后将承载大桥主缆拉力,共同拉起大桥主桥。其中,北岸锚碇设计为重力锚,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建三局施工、中铁大桥院设计。锚碇总重45万吨,采用沉井基础,沉井长和宽分别为76米和68米,约为12.3个标准篮球场大小;高32.5米,共分6节,自重达10.2万吨,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中建三局桥梁事业部副总工程师、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经理何承林介绍,北锚碇沉井基础采用“两次接高、两次下沉”的施工工艺,在首次排水下沉阶段,耗时29天,日均下沉30厘米;第二次不排水下沉阶段历时93天,日均下沉22.2厘米,整个过程科学可控。
为精准控制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姿态,项目建设团队全力科技攻关,自主研发沉井下沉取土施工关键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龙门吊和传统冲吸取土工艺设备,并建立集中控制系统实现对取土深度、吸泥器作业路径及点位、泥面相对高程3项控制要点的智能化精确控制装备,克服了穿越黏土层、卵砾石层等施工难题。除此之外,项目团队还结合李埠大桥自身特点,研发沉井数字化监控系统,并在沉井底部及侧壁各关键部位埋设196个高精度传感器和4套GNSS北斗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沉井下沉期间的结构应力、几何姿态等关键参数信息,实现沉井施工智慧化、可视化,确保沉井下沉施工质量和安全。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梅闻 摄
“目前,北主塔的施工也在同步进行中,预计在5月中旬突破百米大关。”何承林介绍,下阶段,该项目预计在8月上旬完成北锚碇清基封底、井孔填充、盖板顶板等沉井基础结构施工,并转入上部锚体结构施工,计划在2026年春节前完成锚体施工和主塔封顶,2026年全面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全长1723米,主桥一跨过江,主跨长度112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布局、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荆州乃至整个区域实现更高质量的跨江融合发展。
来源:荆州交通
编辑:蔡静文
责编:王璇/编审:王媛/监制:江敏
出品: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了解荆州大小事
关注荆头条视频
请点转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