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金 通讯员 郝永冰
近日,博兴县正式发布《博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版)》。为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该预案,滨州市生态环境博兴分局局长王立涛接受了专访,对预案内容及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明确重污染天气定义及预警分级
王立涛局长介绍,重污染天气是指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时的大气污染状况。根据污染程度,预警级别从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其中,黄色预警为预测日AQI>200或日AQI>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橙色预警为预测日AQI>200持续48小时或日AQI>150持续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红色预警为预测日AQI>200持续72小时且日AQI>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这一分级标准为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了明确依据。
二、坚持六项基本原则,科学编制应急预案
王立涛局长指出,《博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版)》的编制遵循六项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为出发点,提前预防,最大程度降低重污染天气对公众造成的危害;二是区域协作,利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联合会商与预测预报,推进县与县交界处的高值区治污协同、应对协同、管控协同,做到响应同步、措施同频;三是明确责任,明确县级有关部门、各镇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每个环节在执行时都“有人、有据、有序、有效”;四是源头管控,严格落实工业源、扬尘源和移动源的源头管控措施,加大面源管控力度,禁止秸秆、农林废弃物等露天焚烧行为;五是差异管控,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评级,对涉及民生需求的企业、重点建设工程纳入保障类清单进行保障,避免“一刀切”;六是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应急预案,主动公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对信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参与意识。
三、多措并举,全力落实应急预案
为确保《博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版)》落地见效,博兴县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调整了博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架构,明确各单位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重污染天气来临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二是组织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市生态环境局博兴分局对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等标准,逐家企业明确减排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调整,确保应纳尽纳;三是帮扶重点行业企业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积极鼓励、靠上帮扶重点行业企业争创A、B级和引领性企业;四是强化空气质量预警日常管控,持续实施高值“掐尖削峰”工作制度,利用无人机、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依托技术团队持续跟踪监测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第一时间推送污染高值问题,督促各镇办快速响应摸排,精准开展污染物溯源排查,及时处置高值问题。
四、聚焦工业源减排,精准施策
工业污染一直是影响博兴县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王立涛局长强调,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及日常污染防治管控中,工业源减排是重中之重。具体落实措施包括:一是堵漏减排,加快中央、省、市监督帮扶发现问题整改,保质保量完成整改,同时抓住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小时超标”不松手,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二是进行技术减排,对我县3家燃煤电厂落实技术减排,在保证安全、民生的情况下,采取技术减排措施,加大治污成本投入,把SO₂、NOₓ、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下来。针对砖瓦窑、玻璃、岩棉、矿粉等涉硫、氮、颗粒物重点企业,加强日常管理,督促总排放量实现减排;三是协商减排,在采取“堵漏减排”和“技术减排”的同时,根据SO₂、NOₓ、颗粒物、VOCs等4大污染物减排形势任务,有重点地推进化工、彩涂、建材、熔块等行业协商减排,拉出清单、明确标准、登门协商、落实减排。
五、压实责任,协同推进应急响应工作
王立涛局长表示,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各相关责任部门及各镇街需根据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各自应急预案或专项预案,及时启动落实应急响应,对响应不到位的将严肃追责问责。同时,还需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及时传达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专项小组办公室启动及终止的信息,确保第一时间通知到辖区内企业;二是对企业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专项小组办公室;三是定期对辖区内企业信息进行更新,协助县生态环境部门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清单修编工作。
《博兴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版)》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博兴县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科学编制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源头管控、推进区域协作等多方面举措,博兴县将全力筑牢大气污染防治防线,守护蓝天白云,为全县人民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