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大慈溪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内,来自尼日利亚的博士生王倩(IBEAKAMMA)被琳琅满目的鸡蛋品类吸引——初产蛋、叶黄素鲜鸡蛋、谷物生态鲜鸡蛋……“在我的家乡,鸡蛋只有一种,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她感慨道。
4月22日至23日,“Hi China!我的中国故事”中外青年交流活动慈溪站活动举行,来自多国的外籍青年与浙江省“8090”“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展开结对,围绕新质生产力,深入宁波的工厂与田间,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密码。
正大慈溪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内,曾经的滩涂荒地成了现代农业产业集聚高地,万亩优质粮田、百万羽蛋鸡养殖项目、亚洲最大畜牧机械制造基地在此集聚。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一名工人可管理十多万只蛋鸡,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数十倍。面对王倩“农民如何适应现代化”的疑问,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的“90后”选调生胡文韬解释道:“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集约化,既缓解农业人口流失压力,又通过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新岗位,比如电商运营、技术管理。”
在对话环节,中外青年的讨论从农业延展至共同富裕。来自俄罗斯的千万级粉丝“网红”伏拉夫分享了他的观察:“中国企业的专注力令人惊叹。比如祈禧电器,深耕净饮水设备20年,用AI将生产效率做到极致。”来自金华的宣讲员付千真对此深有共鸣:“当外国友人关注中国共同富裕实践时,我感受到‘天下大同’的理念正在落地。”活动期间,青年们走访了方太集团、公牛电器等企业,从“智造”创新中读懂中国品牌崛起的逻辑——技术深耕与数字化赋能。
活动不仅是一次调研,更成为文化互鉴的起点。中外青年通过扫码互加微信,约定长期分享见闻。王倩计划将中国经验带回国:“我想把生态养殖和数字化管理引入家乡农业。”而浙江宣讲团成员周末表示,此行积累了丰富素材:“我们将创作5分钟短讲作品,用青年语言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指导,浙江省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等单位主办。活动招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8名外籍青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六个主题,深入温州瑞安、宁波慈溪、杭州桐庐等地开展蹲点调研。后续,他们将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海内外青年实现情感共鸣,传递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与创新活力。
据浙江省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秘书长忻皓介绍,此次主办方招募的外籍宣讲员,除高校留学生外,还有网络科技从业者、自媒体博主、非遗领域的外籍青年,“他们将从教育、文化、生活等多个维度,以亲身经历讲述中国故事,为国际传播注入真实感与亲和力”。
据悉,浙江省正培育一批擅长国际传播的“青年名嘴”,通过外籍博主、留学生等多元视角,为中国故事注入亲和力。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记 者 陈佳玲 李俏萱 周圯镕 成佳虹
编辑 | 沈轲艺
审核|赵思舜 胡孟才
慈溪·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