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千万不要带父母一起去日本旅游。



第一天,人已经快要爆炸:
1.浦东出境:安检时母亲总是不听劝,要把身份证等物品藏到裤子口袋里,问其原因回答说,担心安检人员翻出来弄丢掉?安检后父母新护照第一次出境需要走人工通道,父母的电子签都在我手机里,事前千叮咛万嘱咐跟着我,临了老父亲还是执拗的不见了踪影,电话也不接,然而老母亲坚决打死不肯说普通话,始终用方言与工作人员沟通,别人一头雾水,我无奈方译普,事实上她会说普通话的。
2.飞机上:“儿子,这飞机怎么看起来都不在飞一样,是不是要出事?”,难不成我要用角速度线速度的概念解释这个物理现象?算了:“别多想了”,要下飞机了,前排一个乘客被我母亲认为落下了东西,于是又开始大放方言,对方一脸懵逼,我爸和我共同制止:“照顾好你自己就行,别多事。”



3.入境审查:运气好碰到会说中文的边检工作人员,虽然说的不流利,于是我妈觉得又行了,又开始方言攻势,日方工作人员懵了,最后只好改为英文沟通,我无奈,对我妈说了一句“你不要说话,好好配合过关”。
4.坐电车到酒店:买了车票递给父母,告诉他们刷纸质车票上的二维码进出站,并先教导父亲成功刷码进站,到目前这始终就是不行,来回就一句话“我学不来”,好在工作人员特别好的示意我先走,然后工作人员手把手帮母亲刷码进站,真的很感谢。
5.吃晚饭:由于都不是特别饿,在酒店房间时提前沟通达成一致,随便吃个拉面,到店后,“这个面咸了我不吃”“这个饺子太油了我也不吃”,饭后父亲在很大声的擤鼻涕,迎来服务人员和众多食客的目光,这一点几年来我陆陆续续和父亲沟通过,不要在吃饭时当着那么多人面那么大声的擤鼻涕,真的很恶心,要么就简单擦擦要么去洗手间弄,每次都说好的下次改,好几年了还是这样。



6.无法接受延迟满足:比如扔垃圾,手中有一个垃圾必须要头铁执拗的扔掉才能做下一件事,无论你再怎么耐心的解释大街上没垃圾桶,先放到我手中的垃圾袋,等我带回酒店扔或者遇到便利店,去买东西时顺便扔掉,就是不行,认为不可能街上没有垃圾桶,头也不回的一定要在街上找到垃圾桶,这就是我亲爱的老父亲。
我人已经碎了,当初看了某博主带父母日本旅游后的几期视频受触动,赞同出国旅行,确实是与过去的自己连接,以及原生家庭和解的方式,而现在我开始满脑子问号了。



针对此事,众多网友迅速围观,各抒己见。
有网友指出,我和我母亲欧洲游遍20多国,从来没那么多事,她很听话,她的父亲虽然是农民,但从小都教她人要知书达理,她也懂出国门不要给国家丢脸。
有网友评论,我父母就是随便到哪去,什么都愿意尝试,给什么吃的都吃,始终面带微笑,干什么都不扫兴,然后回来偷偷塞钱给我。
有网友发帖,我妈,在家从来不会随地吐痰,带她去香港,下车咔,吐了一口。吓得我赶快用湿巾抓起来,又用湿巾搽干净,还好没被警察发现。
有网友讨论,想一想自己年幼时父母带你出门,随地大小便,吃的满脸满身都是,爬的浑身泥土,一天换三身衣服就释然了,不过是轮回而已。



父母成了需要牵手的“老小孩”。教他们刷二维码时,想起小时候他们教我们系鞋带;固执找垃圾桶的模样,像极了我们赖在玩具店哭闹。备好证件和垃圾袋,就像他们曾为我们备好书包。当年尿裤子他们没嫌弃,如今也该笑着擦掉他们额头的慌张。旅途最美的风景,是白发下的手足无措被温柔接住的模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