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再一次被导弹和无人机的狂轰滥炸惊醒。这场来自俄罗斯的空袭造成至少12人死亡、87人受伤,其中包括6名儿童和一名孕妇。街道上是燃烧的车辆、坍塌的建筑、惊恐的哭喊和奋力救援的身影。乌克兰官员痛斥这场袭击为“俄式和平的全部荣耀”,这是讽刺,更是血的控诉。



就在导弹落下几个小时前,俄罗斯刚提出所谓的“和平方案”:让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其四个州的主权、保持中立、切断与西方的军事联系。

而乌克兰早在3月就表示,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全面停火方案,只要俄罗斯也点头。然而,回应乌克兰的,不是对话,而是导弹。不是和平,而是鲜血。

这样的“和平”,说白了,就是拿枪指着对方脑袋让他屈服。



当“谈判桌”变成“发射台”

这次袭击不仅仅发生在基辅,乌克兰的多个地区——包括哈尔科夫、苏梅、第聂伯罗等地——也遭到打击。根据乌克兰空军的统计,自4月24日晚以来,俄罗斯共向乌克兰发射了103架无人机,其中包括41架“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另外还有40架诱饵无人机失踪。这些无人机从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布良斯克和奥廖尔等地发射,袭击范围覆盖哈尔科夫、苏梅、第聂伯等地。

乌克兰防空部队奋力拦截,成功击落大量无人机,但仍无法完全阻止平民伤亡。



乌克兰官员以及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 现已证实,击中首都基辅一栋公寓楼、造成至少 12 人死亡的短程弹道导弹是朝鲜制造的 KN-23。

而在另一边,北约国家不敢掉以轻心,波兰空军紧急升空戒备,担心导弹越界。这不再是乌克兰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在整个欧洲上空盘旋的危机。



在这场袭击发生当天,北约秘书长马尔克·吕特(Mark Rutte)访问白宫,公开表示北约成员国一致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安全的长期威胁。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劝说美国不要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而逼迫乌克兰接受不平等的“和平协议”。

谁才是真正的“绊脚石”?

讽刺的是,就在袭击发生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泽连斯基是“和平的障碍”。但乌克兰在3月11日已经接受了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只要俄罗斯同意,他们随时可以停火。

结果呢?乌克兰递出橄榄枝,俄罗斯却丢来了炮弹。这不是和平谈判,这是单方面的勒索与羞辱。

乌克兰愿意停火,愿意谈判,但不愿把自己的国土双手奉上,这难道有错?



退一步讲,即便乌克兰屈服了,世界真的就会安静吗?俄罗斯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摩尔多瓦?波兰?还是更远的欧洲腹地?

“俄式和平”,看似在谈判桌上大义凛然,实则用导弹和无人机写下傲慢与蛮横。历史早就告诉我们,面对贪婪和武力,妥协从来不是换来和平的钥匙,而只是延迟下一场灾难的倒计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