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第25个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宣传日来临之际,江苏省公安厅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防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现代快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江苏公安机关共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885起、抓获5330人,破获部督案件22起、厅督案件48起,公安部4次贺电表扬,多家知名企业43次向公安机关致信感谢。
全领域高效打击,侦破特大制售盗版教辅案
江苏公安机关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从源头入手,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紧盯安全生产领域侵权假冒犯罪,以电动自行车、消防器材等9大类问题多发产品为重点组织专项打击,连云港、淮安等地打掉13个制售假劣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水带犯罪团伙。
警方还紧盯侵权盗版犯罪,全力投入“青少年版权保护季”“剑网2024”专项行动。2024年9月,省公安厅组织南京、镇江、泰州、淮安、苏州等地公安机关密切协作,成功侦破“11·06”特大制售盗版教辅图书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打掉盗版图书印制、仓储、销售窝点40处,查获各类盗版教辅图书200余万册,涉案金额2亿余元。案件侦破后,多家出版社致信公安机关,对严打盗版犯罪、有力维护版权秩序表示感谢。目前,案件已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加大对侵犯贺岁档、暑期档等热映影视作品版权犯罪打击力度,捣毁侵权网站、App62家,查获盗版影视作品120余万部;紧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及时侦破一批侵犯芯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其中苏州侦破的某科技公司被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为企业挽回损失8000余万元。
严打以旧充新犯罪,公安铁腕护航提振消费
江苏公安机关全面加强与检法机关、行政部门的执法协作和双向互动,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体合力。在具体工作中,去年以来,江苏公安机关先后会同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组织开展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消防产品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筑牢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屏障;牵头组织版权、文旅等部门共同推进全省著作权保护联勤中心建设,推行“公安+行政”著作权保护新模式,通过数据分析推出线索200余条、转化立案14起。
3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安机关知识产权犯罪侦查部门也出台举措助力提振消费,让老百姓买得放心。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依法严打侵权假劣突出犯罪,有力服务经济发展,助力释放消费潜力,具体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聚焦汽车、家电、厨卫家居、家装建材等重点商品,紧盯废旧产品回收、处置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等重点环节,依法严打假冒注册商标、制售伪劣产品和翻新二手产品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等犯罪,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助力产业升级和消费换代。二是围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打假冒伪劣“瘦身”电缆、燃气产品、电动自行车、消防器材犯罪,坚决防范公共安全风险;以户外装备、运动设施、文创产品、绿色食品及区域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依法严打假冒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名优商品犯罪,促进本地品牌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围绕消费品质提升行动,聚焦人工智能、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专精特新”企业优势产品,智能设备、运动时尚、动漫电竞、健身器材等高端消费品,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犯罪,助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通讯员 苏宫新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