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韩国政坛又一次爆雷。4月24日,韩国前总统文在寅被检方以涉嫌受贿为由正式起诉,消息一出,整个韩国舆论为之震动。然而,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文在寅本人迅速表态,怒斥这场诉讼是“荒唐无稽”的政治报复,是“尹锡悦被弹劾失败后的秋后算账”。简而言之,这是韩国在野与执政两大阵营摊牌的序幕,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清算!



文在寅的发声由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尹建永代为传达,其语气之严厉,措辞之强硬,前所未有。他不仅痛斥检察机关滥权,更直接表态将利用法庭为平台,揭露检方“如何荒谬地行使权力”,甚至扬言将对检方的不法行为提起刑事诉讼,这一连串举动,不仅是对当前检察体系的公开挑战,更是对尹锡悦政权的正面回击。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政治追杀的来龙去脉。韩国全州地方检察厅于当天早些时候对文在寅提起诉讼,指控其在任期内收受某财阀集团巨额贿赂。这种“老剧本”,对于熟悉韩国政治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历任韩国总统几乎无一善终,“任内如神、卸任如囚”已成恶性循环,卢武铉的悲剧甚至仍历历在目。如今文在寅也步其后尘,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早有预谋。

什么叫“政治起诉”?这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试问,全州地方检方凭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出手?恰恰是在尹锡悦遭遇弹劾压力、支持率持续滑坡的时刻。在野党攻势步步紧逼,民意反弹汹涌如潮,而此时起诉文在寅,等于向共同民主党开了一枪。这不是司法,而是政治,这是尹锡悦亮出的“杀器”,是试图通过摧毁反对派“精神领袖”的方式来稳住政权,吓阻追责。

此次起诉立即引发共同民主党的全面反击。发言人朴炅美第一时间发出强烈谴责,痛斥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起诉”,并点名检察体系滥权,企图在党内制造分裂,削弱反对派斗志。如此大张旗鼓、如此团结一致的回击,说明一点:文在寅不是孤立无援,而是在野阵营的象征性人物,他若倒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终结,更将重创共同民主党的士气与根基。



而更大的问题是,韩国的政治体制为何一次次走向“权斗-清算-崩盘”的死循环?总统掌握巨大权力,检察体系成为政治工具,而一旦换届,新旧权力之间必然爆发清算风暴。这种制度性的病灶,早就让韩国政治沦为“恶性血斗场”。文在寅当年也曾推动检察改革,但收效甚微,如今竟被反噬,可谓历史的残酷轮回。

国际社会对此并不陌生,却也无能为力。尹锡悦上台后急速右转,对内高举反共旗帜、压制异见;对外则紧抱美日大腿,积极推动韩日和解、加入印太战略,甘当地区冷战工具。在这样的战略框架下,他更需要“清理战场”,压制国内反对声音,确保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政治忠诚度”。而文在寅及其所代表的“自主路线”,恰恰是这一战略的障碍和对立面。

说白了,这是尹锡悦打响的“政治保卫战”,不是为了法治,而是为了权力延续、舆论压制和路线霸权。他要把文在寅钉上耻辱柱,不是为了清廉,而是为了立威。他要告诉全韩国:谁反对我,谁就要付出代价!



但这场操作,未必能如愿。民意的反弹正迅速聚集,文在寅并未低头,反而主动迎战,誓言以法庭为战场揭穿一切。这不是退场,而是再度登场。而共同民主党也已集体进入战时状态,准备与执政党全面对抗。这场风暴,不仅是对两人命运的考验,更是对韩国民主制度、检察独立与权力制衡的一场血雨腥风的检验。

有人说,韩国民主是“受伤的民主”,一边发展,一边自我撕裂。而此刻,撕裂又一次发生。而我们作为旁观者,不仅要看见热闹,更要看穿门道,谁在利用司法进行斗争,谁在借改革之名行清算之实,谁又在将韩国引向更极端、更对抗的政治深渊。

尹锡悦动了文在寅这张“底牌”,就等于亮出决战之意。现在,就看韩国社会,是继续容忍强人政治的野蛮扩张,还是重新唤起对法治与民主的底线捍卫。风暴正在酝酿,谁会倒下,谁能挺住,谁又将被历史钉上耻辱柱?我们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