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所谓的“火药桶”
其实,在苏联解体之前,全球号称有三大火药桶的。分别是欧洲的巴尔干地区,中东的巴以、埃以地区,以及东亚的朝鲜半岛地区。
在苏联解体后,号称全球火药桶的地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之前那三个的基础上,又多出来了一个,这就是俄乌。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率先被点燃的,就是俄乌冲突!
那么为何开篇先说“全球火药桶”?盖因这些号称火药桶的地方,就是大国博弈,或再干脆些的说法就是,美国给欧亚大陆布下的雷区罢了!这点很好理解,笔者也说过多次了。
美国孤悬欧亚大陆之外,想要保持美国3亿多人口,这种人上人的生活,就必须让欧亚大陆不断分割和内乱,决不能被整合,否则美国就被边缘化,还如何霸权全球?
于是,美国就依靠其舆论霸权,造出来了这些火药桶的概念,仿佛跟美国无关似的。
明白了这些所谓的“火药桶”,无非是美国的“障眼法”,掩盖其贪婪和掠夺本性之后,下面笔者就要详谈第一个问题了——明明中印、印巴这里,也经常处于兵凶战危的状态,为啥却没有升级为“火药桶”呢?
其二:印度是“牵制力量”
这就必须要谈1962年的对印反击战了。这一战可谓把印度 “打回原形”。让美苏都认识到,印度无法对中国构成实质性的挑战,甚至连插手“斡旋”机会都没有,这一下让印度重要性,就大为降低了。
须知欧洲的巴尔干,先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欧洲的压制,也可以说是伊斯兰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压制,导致了那里成为“文明撕裂地带”。后来在二战后,就变成了美、苏对抗前沿,故而成为了火药桶。
东亚的朝鲜半岛这里,是中国跟美国掰手腕后的平衡状态。即,这里一旦再发生战火,美国和中国都将不得不卷入,所以也就成了火药桶。
中东火药桶,无非是西方文明兴盛后,对伊斯兰文明的战线反推,以及美苏曾在这里争霸,因此也就成了火药桶。
俄乌冲突则更明显了,即涉及到西方文明的内部整合——西罗马的天主教(美西方)和东罗马的东正教(俄罗斯)。
又事关美苏争霸的最终结局——别以为苏联解体了就完了。美西方真正想要的是,把俄罗斯变成美西方的后花园、能源提供地。可俄罗斯是联合国五常,岂能束手就擒?自然也成了当之无愧的火药桶了。
再看中印这里,印度虽即菜又爱玩,却没有因“对印反击战”的失败,而沦落为美苏的工具或傀儡,还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再加上有中国坐镇,这如何能成为 “火药桶”?
就这样印度被美国和苏联,定义为“牵制力量”了。在美苏争霸时通过牵制中国,向美、苏不断索要好处。而在中美博弈下,就又不断通过在中印边境搞事、平事进行切换,向美国和中国索要好处。
这就是印度虽因遭到恐袭,如今跟巴基斯坦是剑拔弩张,却不敢最终交战的第一个原因,印度仅是大国博弈时的“牵制力量”,怎么可能主动把自己变成一盘菜——也就是升级为火药桶,端上桌去?
尤其是在如今这百年大变局之下!俄罗斯、以色列入局后的惨状,已清楚无疑的说明了,“苟得住”才是王道,对此莫迪岂能不知。除非,笔者真高看了莫迪,或说莫迪受到了巨大且难以抗拒的诱惑……
其三:中国、俄罗斯都不同意
如今是百年大变局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显然此刻克什米尔地区,出现了这么严重的事件,就不能排除有人想推动这里,走向战火了——不过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得逞的。
因为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俄罗斯。须知如今的美国虽在俄乌方向,向俄罗斯妥协了许多,但在中东那里却处于一种加码、或是准备发力的状态了。也就是说,对伊朗的打击始终是美国的一个选项!
而伊朗对于俄罗斯的重要程度,要远超想象的,这是伊朗地缘位置决定的。一旦伊朗被美国拿下了,那么在军事上,美国能陈兵高加索地区,对俄罗斯进行两面夹击!在经济上,美国则可控制沙特等石油输出国,对原油进行降价,打击俄罗斯脆弱的经济。
而想要保住伊朗,显然俄罗斯的支援是有限的,毕竟俄乌冲突对俄罗斯消耗太大。那么谁才能保障对伊朗的援助呢?唯有中国了,可通过巴基斯坦对伊朗实施援助——这就立马凸显了巴基斯坦的关键了!
敢问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旦印度跟巴基斯坦打了起来,那么是不是就等于切断了这条,对伊朗陆地支援的通道,印度事实上助阵美国了?再问一句,此刻谁最希望印巴开战?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吧!
这就是为何笔者说,“除非莫迪受到了巨大且难以抗拒的诱惑” 的原因。不过笔者必须坦白:我是真看不出来,美国能拿出怎样的好处?莫非就凭刚访问完印度的,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老婆是印度裔吗……
所以,莫迪若跟巴基斯坦开战,俄罗斯必然会第一个反对。而俄罗斯对印度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笔者认为:这就是印度“牵制力量”的“病”又犯了,想通过这种方式,捞取俄罗斯和中国的好处罢了。
至于中国,自然就更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期,身边发生战火了,这对于中国来言根本就不是啥好事——印度是有问题,但解决印度问题的时间窗口期还没到,起码不是现在!
搞懂了俄罗斯和中国的态度后,印巴开战就成了极小概率事件,这是印度是“牵制力量”这个特征决定的。
因为一旦印度选择开战,那就等于把自己当成了菜单。俄罗斯和中国必会出手,美国连乌克兰都能卖,印度何德何能比火药桶的乌克兰还重要……
其四:印度的现实所决定的
在中美关税大战开打后,印度工商部长就显得极其兴奋,表示:这是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千载难逢”机会……
而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印度也是这态度,疯狂倒卖俄罗斯的能源,卖给欧洲的“大冤种”,赚取大量钱财——这是印度是“牵制力量”的最直接体现。
也就是说:印度想实现工业化,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甚至还想反超中国,就必须要保障在大国博弈期间,自己能到处沾光,索取好处,而不是以身入局去开战。
因为到时候就轮到别的国家在印度身上沾光,索要好处了!以印度目前的经济状况非被薅秃了不可——这是印度的现实所决定的!
所以,莫迪表现出来的强横,对内就是一种安抚作用罢了。哪怕他宣称:断了巴基斯坦的水源,也是这样。理由是:印度根本就断不了!
巴基斯坦并不是如两河流域的伊拉克、叙利亚那样,是纯粹位于下游的国家,有相当的上游部分其领土内具备相当的集水能力!
比如杰赫勒姆河,从印控克什米尔谷地流向巴基斯坦,想要引水到印度,需修上百公里的隧道,以印度的基建水平能做到?
其他几条河也是这样的,上游都处于崇山峻岭之间,印度想要控制有那基建能力吗?以为印度是中国啊……
所以别看莫迪吼得很凶,以上这三点原因就注定了:印、巴不会失控,南亚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