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局面,如果指的是日本在经贸方面寻求与中国加强“协同”,是可能的,但若指的是日本在政治外交方面与中国“联手”跟美国对立,则几乎不可能。



陈言/文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冲击下,日本是不是准备“联中抗美”了?连权威的英国《金融时报》4月20日都发表了一篇中国学者的文章“中日欧有无可能联手对美?”看来这并非一个街谈巷议水准的话题。

出现这种联想的直接原因是日本执政联盟中的公明党党魁齐藤铁夫4月22日至24日访华,日本媒体说齐藤带了一封石破茂首相给中国领导人的亲笔信。亲笔信的内容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从常情而言,中日关系改善必然有助于日本应对特朗普,日本的决策层会意识到这一点。

日本“抗美”的舆情相当明确。按日本媒体的理解,特朗普搞“对等关税”的“对等”可不是说日美双方对进口商品采取同等税率,而是说日本向美国出口多少金额,就需要从美国进口相同金额的产品。按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日美贸易数据,2024年日本对美出口554亿美元,美国对日出口24亿美元,美国对日逆差530亿美元。按特朗普的“对等”要求,那就意味着日本今后一年要从美国那里多买530亿美元的产品。这种要求日本能满足吗?完全没有可能。是的,日美正在谈判,但如果特朗普真的强硬要求如此“对等”,谈判前景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从日本媒体的报道看,日本决策层对特朗普不满甚至有些愤怒,于是才有4月21日石破茂首相在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的罕见强硬表态:“(日本)不打算(对美)唯命是从”。眼看着日本经济将在特朗普的打击下出现下行,日本政坛也布满焦虑。有国会议员提议,像当初应对新冠疫情时一样,给每个国民发放5万日元(约2560元人民币)的补贴,让民众维持生活。国会一度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但这笔钱从何而来?提议的议员及石破内阁到最后也没有说明白。况且5万日元也就一两周的生活费而已,花完了之后呢?

愤怒和焦虑交织之下,会不会寻求“联中”?在笔者看来,辨清这个提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定义“联”。

《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报道,精通国际法的日本驻印度尼西亚前大使石井正文呼吁:“(日本)应该在认定美国不会再成为自由贸易旗手的前提下,制定外交战略”。具体手段,则是“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为核心,不断努力扩大自由贸易区才是日本的出路。”“日本需要将那些无法完全依赖美国和中国大陆任何一方的东南亚国家拉入自由贸易的圈子之中。”

以上主张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认为日本应该定位为“无法完全依赖美国和中国大陆任何一方”的众多国家的一员,这就意味着,一些中国民众所想象的“联吴抗曹”那种味道的“联中抗美”,并不是日本的应取之道。二是强调CPTPP的作用。注意,和其他的经贸协议相比,CPTPP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对成员国的要求不仅仅是经贸层面的开放与优惠,更有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条件,亦即“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以《日本经济新闻》在日本社会的权威性和对日本决策者的影响程度,它发表上述主张,应该是很能代表相当部分日本政客的心态。

笔者认为,总体来看,日本接下来会在经济上继续谋求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甚至“强化人工智能(AI)等过去未触及的领域上的合作”(日本某大型商社高管语),以分散对美国的依赖,稳定供应链。但也仅限于此,很难更进一步了。再说明白些:“联中抗美”这种局面,如果指的是日本在经贸方面寻求与中国加强“协同”,是可能的,但若指的是日本在政治外交方面与中国“联手”跟美国对立,则几乎不可能。

历史恩怨、台海问题,都只是表象;深层原因在于日美同盟是日本现行政治经济体系的核心要件,日本本身也一直在强调“价值观外交”。“对等关税”确实影响了日本对美国的信任与依赖,但目前尚不足以让日本舍弃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转向中国怀抱。

作者为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