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的末代皇后来,人们想起来的常常是溥仪的皇后婉容,但她是1922年与末代皇帝溥仪成婚的,那时已经是民国十一年,大清王朝早已灭亡。因此她算不得清朝最后一位皇后。
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又称隆裕太后,她也清朝最后一位太后。
隆裕太后画像
据传,明末努尔哈赤攻灭叶赫部时,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被称为“叶赫那拉氏的诅咒”。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世代为仇,清廷宫中后妃也有不选叶赫的祖制。
但这是个传说,因为清宫里后来出现了叶赫那拉氏后妃,乾隆皇帝的宠妃舒妃就是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也有很多联姻的例子。
但终结清王朝统治的确实是叶赫那拉氏,也就是今天要讲的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照片
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父亲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姑母一位是慈禧太后,另一位是叶赫那拉•婉贞(光绪帝生母)。
她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比光绪大三岁,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成婚。次年二人大婚,据说大婚之前某个深冬的夜里,紫禁城突起大火,烧毁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慈禧太后为了保证婚礼如期举行,居然责令工匠们日夜赶工,在火场处搭盖起足可以假乱真的太和门彩棚,长期在内廷行走的人,一下子都难辨真伪。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光绪帝与隆裕正式大婚,皇后由太和门被迎入宫。与此同时,瑾、珍二姐妹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封为瑾嫔和珍嫔,她们也是光绪皇帝一生仅有的两个妃嫔。这一年叶赫那拉皇后已经21岁,瑾嫔15岁,珍嫔13岁,光绪皇帝18岁。
光绪帝的三个女人
入宫后叶赫那拉皇后并没有住进坤宁宫,自康熙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去世后,历代的皇后都没有再住进坤宁宫,而是分别选择东西六宫的某处宫殿居住。隆裕住进了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瑾嫔住进延禧宫,珍嫔住进了景仁宫。
叶赫那拉皇后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又是被慈禧太后逼着娶回来的皇后,因此光绪皇帝很不喜欢她,他更喜欢年轻活泼的珍嫔。
《国闻备乘》曾记载:光绪大婚之后,与皇后不甚亲睦,而与瑾妃相处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
光绪与珍妃
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慈禧太后六旬大寿,瑾嫔晋封瑾妃,珍嫔晋封珍妃。这一年十月,光绪用库存的珍珠、翡翠为珍妃串制了一件珍珠旗袍,在阳光下,光彩夺目。不巧被慈禧太后撞见了,慈禧太后大怒,以其崇尚浮华,不尊家法,将珍妃和姐姐瑾妃一起降为贵人。据清宫档案记载,在降为贵人的前一天,珍妃还遭到了“褫衣廷杖”,就是扒去衣服打。皇妃遭此惩处,这在清朝一代是极为罕见的。
在光绪帝的坚持下,第二年,恢复了珍妃和瑾妃的封号。
叶赫那拉皇后既不得光绪皇帝喜欢,在宫中又不会讨慈禧太后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她和光绪宠爱的珍妃更是矛盾重重。
光绪与隆裕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幽禁瀛台,珍妃也受到牵连,再次被施以褫衣廷杖,并幽闭于钟粹宫后的北三所寿药房中,据说那里是明朝奶妈们养老居住的地方。珍妃在这里受到各种非人的虐待,这时她年仅22岁。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初,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和叶赫那拉皇后慌忙出逃。出逃前,命太监崔玉贵将幽禁中的珍妃唤出,让珍妃自尽,珍妃不从,慈禧遂命众太监将其推入位于宁寿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溺亡。当时,珍妃年仅24岁。
29岁的光绪帝看着这一切,痛心不已,却爱莫能助。也许变法失败的那一天,他已经心如死灰。32岁的叶赫那拉皇后看着年纪轻轻的珍妃被逼跳井,不知道到作何感想。也许在得偿所愿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悲哀。
如今修缮后的珍妃井
第二年,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讲和,慈禧、光绪回到了紫禁城。慈禧命人将珍妃尸骨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并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口,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驾崩,走完了自己压抑憋屈的一生,年38岁。此时的叶赫那拉皇后已经41岁,她和光绪成婚二十年,却无半点夫妻恩爱之情。
光绪皇帝画像
慈禧太后遗命醇亲王载沣(光绪异母弟)年仅3岁的儿子溥仪为新皇帝,其父载沣为摄政王,慈禧太后尊为太皇太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慈禧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葬于菩陀峪定东陵。定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谥号共22字,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溥仪即位后,年号宣统,叶赫那拉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称为“兼祧母后”,上徽号“隆裕”,史称隆裕皇太后。因溥仪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同时隆裕太后也实行垂帘听政,摄政王载沣共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醇亲王载沣
宣统继位后,隆裕太后又将瑾妃进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并将死去的珍妃追封为恪顺皇贵妃。也许此时的她对珍妃姐妹早已没有了怨恨,只剩下无尽的同情和感叹。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终极责任人。眼看着清王朝气数已尽,民主共和已是大势所趋,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逊位诏书》,亲手结束了清王朝276年的统治,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
两年后,即民国二年(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谥号孝定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将其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之一)。
而后民国四年(1915年),尚在人间瑾妃(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将珍妃也迁葬入光绪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以纪念自己妹妹珍妃对光绪皇帝的一片真情。
民国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1924年10月20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以端康皇贵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园寝,累加谥温靖。
崇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