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是否重启关税谈判,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热点焦点。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向媒体表示,当天早上美方与中方代表就关税相关议题进行了会晤,并称“可以明确地讲,我们一直在和中国会谈”。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并未透露与会中方人员身份,仅称“他们今天早上开过会了,至于他们是谁不重要,之后我们可能会透露”,语气颇为笼统。但他坚称,美方“始终与中国在对话”。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前表示,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与特朗普的说法构成鲜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一日,美国多家主流媒体曾披露特朗普政府正酝酿一套新的“对华税收分级方案”,以期在维护本国制造业与扩大贸易筹码方面取得平衡。而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所谓“谈判正在进行”是否更多出于选举语言或试图向市场释放信号,也引发诸多猜测。
分析人士指出,中美在经贸领域的对话历来牵动全球供应链与资本市场情绪。一旦确有关税谈判重启,意味着中美或将寻求某种“相向而行”的可能。但若只是单方面政治表态,而无实质沟通,则可能进一步加剧两国在关税与战略层面的不信任。
特朗普此番讲话是否具备政策推动力,仍取决于其在美政坛内部所处的位置与影响力。而中国方面一贯强调“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原则,若无实质基础,中方显然不会贸然回应或配合“造势型外交语言”。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所称的会谈是否确有其事,或是否为美方内部讨论中的“非正式沟通”。但从外交和市场层面看,中方立场坚定、态度清晰,也释放出中美对话需基于真实诚意和战略互信的底线信号。
此次“是否谈了”的博弈背后,折射出当前中美关系在“交流”与“对抗”之间的微妙摇摆。未来能否通过稳定的沟通机制重启建设性经贸合作,仍有待时间与行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