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突然单方面叫停了和中国签的东海岸铁路项目(简称ECRL),还放话要转头跟日本合作,甚至拒绝支付高达361亿人民币的违约金。
这事儿当年闹得挺大,不仅让中马关系有点紧张,还把日本也卷了进来,成了国际新闻的热点。
这事儿咋来的?
东海岸铁路是马来西亚一个挺重要的基建项目,计划修一条688公里长的铁路,从西海岸的巴生港连到东海岸的哥打巴鲁,中间穿过几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州,比如彭亨、登嘉楼和吉兰丹。
这条铁路要是修好了,能大大缩短东西海岸的交通时间,拉动东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2016年,这项目正式敲定,马来西亚铁路公司和中国交通建设公司(简称中交建)签了合同,总金额550亿令吉,折合人民币大概900多亿。
中国这边还挺大方,提供了85%的贷款支持,20年还款期,年利率3.25%。2017年8月,项目动工,当时的总理纳吉布亲自去站台,风风火火地开工了。
但好景不长。2018年5月,马来西亚大选翻了天,92岁的老将马哈蒂尔带着他的希望联盟把纳吉布拉下马。
纳吉布下台后,马哈蒂尔一上任就喊着要清理前政府的烂摊子,说国家债务太高,已经1万亿令吉了,占GDP的80%多。他把矛头对准了几个大项目,尤其是这个东海岸铁路。
马哈蒂尔觉得这项目有猫腻。合同里贷款和承包商都是中国的,钱也没直接进马来西亚,而是付给了中交建在中国的账户。
他公开说,这项目成本太高,收益却不明显,搞不好会让马来西亚背上沉重的债务。所以,2018年7月,马来西亚直接通知中交建停工,项目就这么搁置了。
马哈蒂尔为啥看上日本?
停了中国的项目,马哈蒂尔没闲着,转头就去找日本。其实这也不奇怪,他对日本一直有好感。
早在80年代当总理时,他就搞了个“向东看”政策,觉得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值得学。
2018年6月,他刚上台没多久就跑去日本,参加了日经亚洲未来会议,还跟当时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聊了聊。
他在东京说了,马来西亚欢迎日本来投资,尤其是在高科技和基建方面。
同年11月,他又去日本开了个经济论坛,面对700多个日本商界大佬,承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日本企业来搞高科技和数字经济。
外界都猜他想把东海岸铁路交给日本,用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把项目捡起来。
但日本这边反应有点冷淡。日本在东南亚确实有影响力,但对这种大规模基建项目,他们一般很谨慎。
日本官员私下表示,他们最多提供技术支持和部分贷款,想完全接盘中国留下的摊子,难度太大,风险也高。所以,马哈蒂尔这张“日本牌”打得不太顺。
中国咋反应?361亿违约金咋来的?
中交建已经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停工损失不小。按照合同,马来西亚单方面撕毁协议,得赔违约金。
中方算了算账,抛出了361亿人民币的数字。这钱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马来西亚好几年的基建预算。
马哈蒂尔直接拒绝赔钱。他说合同是纳吉布签的,条款对马来西亚不公平,项目本身也不透明,凭啥让我们赔这么多?
他还拿“债务陷阱”说事儿,暗示中国是故意让马来西亚背债。这话一出,中马关系有点僵,国内舆论也炸了锅。
马来西亚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吉隆坡有些人支持马哈蒂尔,觉得他硬气,保住了国家利益。
但东部州的居民不乐意了,项目停工后,当地好多就业机会没了,他们还指望铁路修好能带动经济呢。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咋解决的?
僵持了一段时间,马哈蒂尔发现完全甩开中国不现实。日本没接盘,国内压力又大,干脆回头跟中国谈。2018年底到2019年初,两边开了好几轮谈判。
2019年4月12日,终于签了补充协议,把项目成本从655亿令吉砍到440亿令吉,线路也调整了一下,省了不少钱。
另外,40%的土建工程给了马来西亚本地公司,算是照顾了国内利益。
中国这边也妥协了,同意降成本、改条款,保住项目。中方官员说,这体现了中马合作的诚意。
马哈蒂尔也在记者会上表态,新协议减轻了马来西亚的负担,是双赢的结果。2019年4月15日,项目重启,预计2026年底完工,2027年初通车。
这事儿对谁影响大?
马来西亚:省了钱,但信誉有点伤
项目成本降了三分之一,马来西亚少背了不少债。当地公司分到40%的工程,也多多少少拉动了就业。马哈蒂尔靠这场谈判在国内挣了点政治资本,显得他既有魄力又有手腕。
不过,停工期间马来西亚的国际形象受了点影响,尤其是在中国投资者眼里,觉得马来西亚有点反复无常。
中国:灵活应变,保住面子和里子
中国在谈判里展现了灵活性,没让事情彻底崩盘。项目继续干,中交建的地位保住了,“一带一路”在东南亚也没掉链子。
但这事儿也提醒了中国,海外项目得更注意透明度和当地需求,不然容易被人拿“债务陷阱”说事儿。
日本:没捞到大鱼,但关系更近了
日本没接下东海岸铁路,错过了在马来西亚基建里插一脚的机会。不过马哈蒂尔几次访日,两国关系升了温。
日本在高科技和数字经济上还有戏可唱,跟马来西亚的合作空间没丢。
说点实在的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马来西亚本来想硬气一把,撕合同、找日本、拒赔钱,结果发现完全甩开中国不现实,最后还是得坐下来谈。
马哈蒂尔这招有点冒险,但也算赌对了,省了钱还保住了项目。中国也没死磕,给了台阶下,保住了合作。日本呢,站旁边看了场戏,啥也没干成,但也没啥损失。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事儿说明啥?国际合作不是喊口号,背后全是利益算计。发展中国家想搞基建,既得抓机会,也得防风险。
像马来西亚这样,债务高企的时候,选合作伙伴得睁大眼睛,别一不小心把自己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