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成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将抓好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作为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昂扬姿态,按照“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思路,铆足干劲抓项目、全力以赴促投资,2025年1—3月,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增速高于全国(4.2%)、全省(4.0%),顺利实现投资“开门红”目标。



狠抓开工促建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

常态长效开展“进解优促”工作,春节后第一时间开展项目复工“日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困难问题,推动全市重点项目于2月11日全面实现安全复工。

开展5000万元以上拟新开工项目指标“周监测”,组织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重大项目参加全省集中推进活动。遴选100个规模大、难度高的重点项目作为全年重点推进项目,由19位市领导牵头包干、高位推进。

持续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调度,上线项目智管平台4.0版,西物院“人造太阳”等51个重点项目提前开工。1—3月,全市93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9%、超时序进度3.9个百分点。

强化重点支撑

“立园满园”取得积极成效

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国省级园区平均投资增速20.5%,市级园区平均投资增速23.3%。重点区域快速增长,14个区(市)县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2个区(市)县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8个县市新城总体投资增长14.8%、高于全市平均6.7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支撑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1—3月,成都高新区全力推动振芯科技创芯智能产业园等项目提前开工,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投资增长28.8%;崇州市强化投资调度精准发力,成功入库项目18个、总投资24.1亿元,投资增长27.3%;双流区建立预警项目、滞后项目、未开工项目“三张清单”,积极推动航空智造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增长8.6%;锦江区强化“清单制”管理,建立“区领导+园区+部门+街道公司”四级项目联系机制,一季度入库项目43个、总投资45.5亿元,投资增长19.6%;成都轨道集团“早谋快动”全速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及TOD项目建设,市域(郊)铁路成德线,十三号线一期等重大项目多投快建。

突出产业升级

工业投资高位运行

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围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组织开展全市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集群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现场推进活动,集中签约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47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超500亿元。

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全力推动雅克先科电子材料等20个新型技改国家示范项目多投快建,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4%。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京东方等重大项目大型进口设备加快落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设备购置投资增长69.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6%。1—3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3%,占全部投资比重较2024年底提升3.5个百分点。

抢抓政策机遇

对上争取领跑全省

积极抢抓政策性资金扩面放量、专项债券审核权下放试点等重大机遇,全力推动对上争取量质齐增。

建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牵头的全市“2+N”债券项目管理工作机制,组建重点领域攻坚专班,集中开展联审联评,动态提升项目前期深度,有效提升项目申报质量。

扎实推进“两重”建设,多措并举落实“两重”各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硬投资”与“软建设”有机结合,城市排水治理“成都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肯定并通过《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推广。

2025年一季度,全市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资金额度远超2024年同期、居全省首位,通过省级审核项目的年度资金需求达900亿元,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项目投资重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好项目投资主管部门职能作用,以重大项目投资确定性防范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聚焦项目储备、招商引资、向上争取、项目推进和优化服务,深入开展2025年抓项目促投资“五大攻坚行动”,以更大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加压奋进、力争超额实现项目投资“双过半”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运行稳规模、提质效多作贡献。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图片 市发展改革委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