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全省第一部工业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将于5月1日实施。

  制定该条例对加强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传承和展示工业精神,弘扬工业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条例的出台,是玉溪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正式迈入法治化轨道。

  易门铜矿位于易门县绿汁镇,是我省古老铜矿区之一,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是中国八大铜矿之一。矿区多项指标曾达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是我国铜矿发展前沿技术的代表,也是中国铜矿史的重要缩影和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历经70余年的风雨,易门铜矿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条例共有14条,其中明确了禁止破坏或者损害工业遗产的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川铭介绍,20世纪末,随着铜矿资源的逐年枯竭,矿山相继关闭停产,留下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这些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和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时代发展的标志和见证。2020年,易门铜矿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也是玉溪市目前成功申报的第一个国家工业遗产,其中木奔选厂、易门矿务局机修厂、木奔变电站、矿务局客车库、木奔大桥、吊桥、苏联专家楼、绿汁电影院等设备、铸件木模被认定为核心物项。这些工业遗迹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

  该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在工业遗产或者保护设施上涂污、刻划、张贴、攀爬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记者 管继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