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为寻真理在他近40岁的年纪留学德国,在这里,他遇上了周恩来,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他高尚的人格与丰富的阅历,很快就成为了党内的领袖人物,在留学生群体中颇有威望。
中国留德学生总会设立在柏林市中心非常热闹的康德大街的一栋楼内,这是个非常宽敞的地方,一共有七个房间。怀抱着不同理想与志向的中国留学生们经常聚集在这里,纷纷在此建立活动中心。
可是,突然有一天,国民党右派的留学生突然把门锁换掉,并且发出布告宣布霸占此地。
面对右派学生的无理取闹,朱德立刻与几位学生干部商议。他们很快决定,必须要将房间夺回去。
于是,在朱德的带领下,他们用斧头劈开门锁,又重新安装上了一把新锁,也贴出布告,严正声明:“留学生总会受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旅德支部领导,留学生都有权使用会所。”
右派的学生见暗着来不行,就打算明着来。过了几日,他们纠集了一大群右派学生硬是闯进了属于共产党的房间,想要寻衅打架。当时,朱德、孙炳文、刘鼎等几位留学生正在房内装订刊物,也没有准备什么自卫的武器。
见到右派学生来势汹汹、人多势众,朱德二话不说抓起一把椅子便往地上重重一摔。这一摔,立刻就吓住了那帮学生。见他们气势稍弱,朱德顺势抄起两根椅子腿,往前一站,挡在所有同学的面前,怒目圆瞪,大声喝道:“滚出去!否则别怪我手下无情!”
朱德本来就是从枪林弹雨之中一路拼杀出来的将军,他当年追随蔡锷将军南征北战时,这群学生还不知道在哪呢!从没有上过战场的右派学生哪顶得住如此气势,一群人面对一个人竟然无一人敢上前。
最终,这群右派学生在僵持了几分钟之后,纷纷撤退,垂头丧气宛如丧家之犬。
事后,大家开玩笑地说:“朱将军,你真把当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威风拿出来了!”朱德听后也哈哈大笑起来。从此以后,右派的学生再也没有来闹过事。
面对敌人,朱德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可是对于战友来说,他又是和蔼可亲的老大哥。当大家在一起刻板、印刷、装订刊物时,朱德会将所有的脏活累活揽过来干,给同学们比较轻松的任务。在写文章时,朱德也会积极出主意、提意见,有时还会亲自帮助同学们修改内容。
当时的德国遭受了英美帝国主义的残酷洗劫,政府又将这些压力转嫁到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政局动荡,人民苦不堪言。广大的德国人民渴望革命,这时德国共产党的威望大增。当然,另一个反动势力,以希特勒主导的纳粹党也在伺机而动。
当时的德国共产党有一个名叫“红色前敌”的准军事组织,有点类似于我国现在的民兵组织。当地广大的工人、农民以及学生都纷纷加入了他们。
1925年,德国共产党在柏林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阅兵式。20多万“红色前敌”成员,从全国各地汇集于柏林。
阅兵式当天,20多万人手持木棍、铁铲,高举着红色的旗帜,浩浩荡荡地走过柏林街头,真可谓是惊天动地。柏林市政府部署了全部的警力来阻止他们,但是都被淹没在人群之中。朱德与一些中国的同志们一起参加了这次阅兵式。
“红色前敌”虽然是非正式的军事组织,但是他们一切都按照军队的标准编制,组织严密、训练有素。这令朱德又燃起了心中的熊熊烈火,他又回想起了当年自己在战场上厮杀时的场景。
对于这种素质高尚、纪律严明的军队,人民自然也非常支持他们,纷纷捐钱捐物。“红色前敌”的营地前,捐赠物堆积成了一堆堆的小山。
这就是人民战争吗?朱德从这次阅兵式中学到了很多。他明白,只要组织起人民的力量,这股力量就能如排山倒海一般,无往而不胜!
朱德详细了解了“红色前敌”的组织形式与人员情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发。他对同志们说:“真了不起,这是人民武装的一次演习。‘红色前敌’中有许多人参加过世界大战和保卫德国苏维埃共和国的战斗,还有一些人参加过汉堡工人武装起义。他们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有人民群众支持,一旦革命需要,他们就拿起武器,这是一直强大的工人阶级军队。看来革命要取得成功,第一需要有人民的军队,第二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
这次阅兵式的经历令朱德终生难忘,成为了他革命道路之上闪闪发光的明灯。最终他将这些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