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俪操着一口地道的沪语,在石库门间穿梭着推销保险时,这场充满烟火气的都市剧开场,一下子就点燃了观众讨论的热情。最近,孙俪主演的新剧《蛮好的人生》首播之后,靠着极具地域特色的沪语对白,还有那特别有张力的表演风格,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阵舆论的大风波。大家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剧中角色的“性缩力”(也就是排斥吸引力),以及她和搭档之间CP感缺失的问题上。
在剧中,孙俪饰演的保险销售“劲劲儿”,凭借着流利的沪语和泼辣直爽的性格,把上海小囡身上的市井气展现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好多观众都被她生动鲜活的表演给吸引住了,纷纷夸赞她把角色身上的坚韧和精明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在和客户打交道、处理生活琐事的时候,她的神态和语气,就好像让人看到了身边实实在在的“上海小阿姨”。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说:“孙俪这沪语说得太地道了,‘劲劲儿’那种感觉太传神了,就好像真把我带到上海弄堂里去了!”
不过呢,正所谓成也沪语,败也沪语。有一部分观众对剧中大量的沪语台词不太认可,他们觉得方言用得太多,不仅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剧情的流畅性。甚至还有观众直接说,孙俪和剧中男演员之间没啥化学反应,两人演对手戏的时候显得生硬又尴尬,很难让观众投入感情,“性缩力拉满”这样的评价也就跟着出现了。在一些情感戏份里,网友吐槽道:“完全感觉不到他俩之间有啥爱意,更像是工作伙伴在完成任务似的对话,太让人出戏了!”
实际上,方言在影视剧中的运用一直都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它能够增强作品的地域特色,让作品更有真实感,能让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故事发生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要是用得不合适,就很容易给观众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还会影响角色之间情感的传递。这次《蛮好的人生》因为沪语台词引发争议,也给影视剧创作提了个醒:在追求特色和创新的同时,到底该怎么平衡艺术表达和观众的接受程度,这仍然是一个特别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随着剧情不断发展,《蛮好的人生》能不能突破这些争议,用精彩的故事和人物关系来扭转口碑呢?我们就等着瞧吧。毕竟,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最终的品质如何,能不能和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是决定它成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