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5年“全国文联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2日,由中国文联主办的2025年“全国文联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本次全国文联知识产权宣传周以“版权护航创新,智创文艺未来”为主题,旨在顺应时代要求和文艺工作者需求,切实提高文联组织和文艺工作者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文艺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文艺维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浩先后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中国文联权益保护部主任岳颖主持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无界AI联合创始人、中国AIGC产业联盟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千里,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版权委员会主席、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王军分别作题为《AI与文艺作品版权——创新与保护的共生之道》《人工智能给文艺创作与版权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
无界AI联合创始人、中国AIGC产业联盟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千里(左),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版权委员会主席、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王军(右)作主题演讲
启动仪式后,中国文联权益保护部联合浙江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和杭州市文联在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杭州艺创小镇举办了题为“AI艺术创作与版权保护”的圆桌座谈会及文艺法律志愿服务进校园等宣传周系列活动。
当地文联组织相关负责人、文艺工作者(包括“文艺两新”)代表、法律专家、AI技术专家参加了圆桌座谈会。大家深入交流,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为文艺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技术革新在为文艺创作带来新动能的同时,也对传统版权法律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平衡新技术赋能文艺创新和文艺工作者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广大文艺工作者既要积极拥抱科技进步,促进文艺创新和繁荣,又要保护人类创作者的权利,共同推动AI时代文艺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法律之盾筑牢权益防线,用技术创新打造“智能维权”体系。文联组织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维护文艺工作者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为文艺创新保驾护航,为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圆桌座谈会现场
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举办的文艺法律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中,参加文艺法律志愿服务的专家对不同专业学生代表结合自身艺术学习和创作实践提出的版权保护问题进行了解答。同学们与法律专家就毕业设计灵感抄袭、AI生成图片版权归属、实习作品被擅自使用、装置艺术作品署名权、使用公有领域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活动期间还向同学们赠送了中国文联权益保护部制作的《中国文联法律志愿服务——知识百问》。
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开展文艺法律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
参观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AI中心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中国杂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鲁航,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刘冰,中国舞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小虎,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中国摄协摄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厉夫波,中国文联权益保护部副主任王国骞,以及浙江省文联、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联、浙江省其他各地市文联相关负责同志,杭州市各区县市文联、杭州市文联直属各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负责同志和全国文艺家协会权保干部等共计1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宣传周活动自2016年开始,迄今已举办10届。本届宣传周期间,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和各省(区、市)文联组织将围绕“版权护航创新,智创文艺未来”的主题同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普法和维权服务活动。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记者 | 张钰童
编辑 | 张钰童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