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三大零售巨头齐聚白宫,与特朗普共同探讨关税对美国商业的影响。
由于谈话内容十分保密,所以外界也不能肯定,特朗普此前对华关税的口风放缓,有没有受这次会面的影响。
但可以肯定的是,眼下摆在特朗普面前的,就只剩下和谈这一条路。越早拨通北京的电话,对特朗普的影响就会更少一分。
美零售巨头齐聚白宫
根据美媒的报道,美国的三家零售商巨头沃尔玛、塔吉特以及家得宝的董事长和CEO,在和特朗普开完会以后,都表示“会议非常顺利”。
并在特朗普放话欲减少对华关税的当天下午,这几家零售商的股票也都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
从这点不难看出,特朗普在会议中大概率是给了这些零售巨头一些许诺的。
先不说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惯例,单凭这位大权独揽的美国总统亮明态度就足够了,毕竟这些美企在这场关税战中确实经受了很多损失。
就拿沃尔玛来说。前些年在中国大陆还很少见到沃尔玛的身影,即便他们在1996年就已经进驻中国市场了。随着后来中国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沃尔玛中国也逐渐重视起了对中国市场的经营。
现如今,沃尔玛虽然有6成商品依旧是在美国生产、制造,但另外三分之一,却非常依赖中国和墨西哥等国家的进口。
至于塔吉特就更惨了。塔吉特主要经营的服饰和家居,像这种规模化集中的行业最容易受国际市场的波动。
特朗普对中国加征高关税,相当于一刀切断了塔吉特的海外生产车间和平价销售分部,导致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塔吉特总部的处境十分尴尬。
另外一个以建材为主的家得宝更是不必多说。前段时间美国“囤货风潮”,到中国旅游的美国游客,一个个都恨不得把义乌小商品市场整个搬到美国,足以见得这些昔日的“巨头”们,前段时间的股价跌成了什么模样。
这次美国零售巨头受邀到白宫会谈,必然会趁此机会向特朗普总统提意见,请求美国降低关税,来挽回美国零售市场如今的困局。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约翰·雷尼表示,他们也不愿意让旗下的商品涨价,可奈何关税政策推动的成本上涨,让他们也不得不通过推高价格来保本。
另外像沃尔玛这些零售巨头,为了他们的产品质量,或是营造品牌效应,往往会自己承包一部分果园和农田搞自产自销。
但在美国的关税壁垒之下,别说是从中国进口特色农产品,就连塔吉特在墨西哥的农场也快保不住了。
如果关税壁垒一直持续到冬天,最起码持续到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那么失去新鲜农产品供应的这些零售商们,就会失去大量的货物供给来源。
得亏特朗普在4月22日,在对华关税政策上松了口,透露出想要降低关税的想法,也算是让这些零售商缓了口气。
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沃尔玛“暗度陈仓”
很显然,经历过无数商战洗礼的美国零售巨头们,并不愿意把所有的本钱全压在特朗普身上。
根据《金融时报》23日的报道,包括沃尔玛和亚马逊在内的六家大型零售商,正通过各自渠道联系第三方卖家,想要把仓库里堆积的中国商品转存到加拿大的仓库里。
这些企业家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是对特朗普政府降低对华关税的行为抱有怀疑。
虽然他们把囤货运到加拿大也要花不少钱,不过有一定免税政策的加持,总好过等特朗普反悔以后被中国反制,这些货物全砸在手里来的划算。
据外媒透露,最近两天美国悄悄“转移”的企业还不止这几家。包括迪士尼和迪士尼的供货商、沃尔玛和亚马逊的供货商,收到消息后,也在抓紧时间把自家的囤货运往加拿大,以求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说到底,转移产能这个做法是迫不得已之下的“下下策”。因为一些零售商如果想持续和品牌方合作,就必须保证自己手里有足够的货源。
可眼下,在无法知晓特朗普下一步的关税政策时,美国这些零售商们也不得不“断尾求生”,通过牺牲一部分利益的方式来保全整体。对这些世界顶级零售商来说,未免有些太凄惨了些。
还有一点,美国零售商的这种做法也会造成另一种局面。那就是在本就匮乏的美国市场上再抽走一部分,势必会造成其余商品的涨价,给美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负担。
现在已经是4月25日,美国上一个节日复活节刚过去不久,即便美零售商会在消费旺季处理存货也还得再等很久。
因此,特朗普即便放出缓和信号,但也要给出相应的诚意才行。所谓的“达成协议后可以减免关税”,大有逼迫中方先妥协的意图。
从中方回应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句话也能看出,特朗普政府在这次贸易对抗中必须先给足诚意,否则以他在外界“朝令夕改”的坏印象,是很难让人坐在谈判桌上主动给台阶下的。
现在的特朗普已经没得选。
远有11月份的中期选举,近有美国社会日益激增的消费需求。无论是42%的民调,还是零售巨头向加拿大一车一车运走的货物,无一不在表明美国民众对他的不信任。
只有特朗普早一天拨通北京的电话,才能尽早挽回一分损失。否则将这么低的民调支持一直拖到年底,特朗普的“二进白宫”体验卡可能也要到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