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部电影从不同角度探讨生死,或哲思、或温情、或荒诞,但最终都指向同一命题——如何面对生命的有限性,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1.《最后一周》 One Week

导演: 麦克·迈克高文 | 豆瓣7.9 | 2009年 | 加拿大

本·泰勒被告知身患癌症,治疗存活率仅10%。

心灰意冷的他买了一辆摩托车,暂缓与未婚妻萨曼萨的婚礼,瞒着父母独自踏上西行之路。

他立志游遍加拿大平原小镇,与巨大地标合影,直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寻找儿时的“格朗普斯奇兽”,在旅途中思考人生与理想,开启这段特别的旅程 。


它作为公路电影,带着满满哲思,把癌症患者生命最后时刻的摩托之旅拍得那叫一个动人。

以加拿大自然风光为背景,本内心的挣扎和外部旅程交织,一直在探“生命只剩一周该干啥”这种终极问题。

本拒绝治疗去骑行找生命意义,咱看着也忍不住代入自己,想想被社会规训压着的真实渴望。

电影没给标准答案,就是提醒咱生命价值在于活过没。


观看平吧:腾讯视频

2.《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导演: 劳埃德·克莱默 | 豆瓣8.1 | 2004年 | 美国

83 岁的游乐场维修工艾迪,在生日当天为救小女孩丧生。

他来到天堂后,依次遇见五个不同的人,有童年因他间接致死的蓝皮人、参军时的上尉、游乐场原主人鲁比、妻子玛格丽特以及小女孩塔拉。

他们讲述不同故事,带领艾迪回顾一生,助他在爱与失去中领悟生命、爱与死亡的真谛。


这电影改编得超有水平,用奇幻手法把人际关系那点事儿给整明白了。

主角艾迪死后在天堂遇见五个人,这设定一下子就勾起人的好奇心。

随着剧情推进,战争创伤、家庭矛盾啥的主题都展现出来了,还让人明白每个生命都影响另一个生命这个深刻哲理。

电影色调温暖,情感刻画细腻,看着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回想自己的过往,思考那些被忽略的小互动咋塑造了自己的人生。

这电影既是讲宽恕的,也是给平凡生命唱的赞歌!


3.《父后七日》 7 Days in Heaven

导演: 刘梓洁 / 王育麟 | 豆瓣8.0 | 2010年 | 中国台湾

女儿阿梅从台北回到彰化老家,为突然去世的父亲操持后事。

在这七天里,她随送父亲最后一程,见证亲人间的牵绊,也目睹台湾民俗丧葬文化中的荒谬与魔幻。

期间,不同角色如诗人道士阿义等夸张表演,让电影鲜活逗趣。阿梅在这慌乱的告别仪式与悲伤情绪中,经历着复杂的内心变化。


它用黑色幽默把传统丧葬习俗和现代情感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

女儿阿梅返乡处理父亲后事,在那些繁琐仪式里,荒诞和哀伤搅和在一起,最后在香港机场一包烟直接让人破防。

这电影不搞那些刻意的煽情,就靠日常细节把亲人离世后的复杂情绪拿捏得死死的,忙起来的时候人都麻了,自己待着的时候直接崩溃。

导演那叙事和表达太本土了,让人笑着笑着就感受到死亡的沉重和亲情的绵长!


4.《最爽的一天》 Der geilste Tag

导演: 弗洛里安·大卫·菲茨 | 豆瓣7.8 | 2016年 | 德国

名不见经传的钢琴家安迪和游手好闲的本诺,都患上绝症,时日无多。

在本诺怂恿下,安迪决定和他一起逃出病房,开启非洲之旅。

两人一路上制造无数麻烦和笑料,糟糕的健康状况让他们屡屡与死神擦肩。

最终抵达目的地时,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影片以荒诞公路片形式探讨死亡、友谊和自由,太有想法了。

主角本诺和安迪性格完全不一样,一个随性一个谨慎,结果逃亡路上居然找到了生命新可能。

电影看着轻松,内核却沉重得很,最后还是绕回“咋面对死亡”这个命题。

它用嬉笑怒骂的方式告诉咱,生命最后时刻,疯狂一把说不定比干等着更有意义!


观看平台:西瓜视频,哔哩哔哩

5.《美梦成真》 What Dreams May Come

导演: 文森特·沃德 | 豆瓣7.9 | 1998年 | 美国 / 新西兰

中医生克里斯与妻子安妮原本家庭美满,然而一场车祸夺走两个孩子的生命,克里斯在四年后也意外离世。

他在天堂与孩子重逢,却始终牵挂妻子。

安妮因无法忍受孤独自杀,堕入地狱。

克里斯决心不顾一切,在地狱使者引导下勇闯地狱,历经艰难险阻,只为解救饱受折磨的安妮,让一家人再次团聚 。


这电影把天堂和地狱想象得那叫一个瑰丽,视觉效果直接拉满。

探讨爱情能不能超越生死这个主题,太有深度了。

克里斯为了救自杀的妻子深入地狱,最后发现救赎靠的是爱和接纳自己。

片中天堂场景美得像油画,地狱又充满心理象征,那“心即牢笼”的哲学观太妙了。

虽然叙事有点松散,但对生死、记忆和永恒的思考太有冲击力了。

现实中威廉姆斯离世,更给这电影添了宿命感,成了爱与失去的独特诗篇!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哔哩哔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