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片波涛汹涌的海域,历来是地缘政治的热点。

2023年,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越来越引人注目,尤其是在现任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二世的领导下,其行为模式跟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有些相似之处。

马科斯二世上台后一改前任的温和政策,对中国在南海的主张采取了更强硬的态度,频频挑衅,还拉拢美国等西方国家撑腰。

这种策略让南海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也让全世界都开始关注这里到底会发生什么。



费迪南德·马科斯二世

要聊菲律宾在南海的动向,先得了解一下领头人是谁。费迪南德·“邦邦”·马科斯二世,1957年9月13日生在马尼拉,出生可是大有来头。

他老爸费迪南德·马科斯当了菲律宾二十多年的总统,搞过戒严,但也因为腐败和人权问题搞得声名狼藉。他妈妈伊梅尔达·马科斯更是个传奇人物,以奢侈和贪腐出了名。

马科斯二世小时候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既有特权,也伴随着争议。

比如1966年,他才八岁,就因为披头士乐队没去他妈组织的总统府招待会上了新闻,说是要“扑向披头士,剪掉他们的头发”。

这事儿虽然不大,但也算他早年就跟国际话题沾了边。



他的教育经历挺国际化。先是在菲律宾奎松市和曼达卢永上学,后来1970年去了英国,在西萨塞克斯的沃斯学校读书,那时候他爸刚好在1972年宣布戒严。

之后他进了牛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拿了个社会研究特别文凭,但没拿到学位,这点后来还被人拿来争议过。

他还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读过MBA,但1980年为了竞选伊洛科斯省副省长没读完。

马科斯二世的从政之路是从家族老根据地伊洛科斯省开始的。1980年,23岁的他当上副省长,三年后升省长。

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把他爸赶下台,他们全家跑去夏威夷流亡。1989年他爸去世,1991年他们回到菲律宾,马科斯二世接着搞政治,当过众议员和参议员。

虽然家族历史一堆黑点,但他靠着政治手腕和一批忠实支持者,慢慢把影响力找了回来。



2022年5月,他赢了总统大选,带着马科斯家族重回菲律宾权力顶端。他的竞选搭档是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萨拉·杜特尔特,两人票数碾压对手。

上台后,他得一边搞经济复苏,一边应付地区紧张局势。跟杜特尔特偏向跟中国和气的政策不同,他态度硬得多,尤其在南海问题上,跟美国等西方国家走得更近。

马科斯二世的风格有点像他爸的威权派头,又混了点现代民粹主义味道。

他因为淡化他爸时代的人权问题、想重写历史挨过不少批评,但也有人觉得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主权做得不错。

国内,他得在亲美和亲华两派之间找平衡;国际上,他在中美博弈里找位置。这家伙的政治路不好走,但也给了他机会去改变菲律宾的未来。



南海局势与菲律宾的动作

南海这地方,重要性不用多说,海上通道关键,资源又多,但也因为领土争端成了火药桶。

在马科斯二世的领导下,菲律宾开始在南海玩硬的,挑战中国的“九段线”主张,做法跟乌克兰顶俄罗斯有点像,都是小国硬刚大国,还得靠外援撑腰。



2023年8月5日,仁爱礁(菲律宾叫阿云金礁)附近的事儿挺引人注目。菲律宾派了艘补给船,想给“马德雷山”号上的部队送物资。

这艘破军舰是二战时期的,1999年被菲律宾故意搁浅在礁上,就是为了占个位置宣示主权。那天,中国海岸警卫队出动,用高压水炮把菲律宾船逼得没法靠近。

对峙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菲律宾船只能撤。这事儿还没完,2023年和2024年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

2024年4月30日,在斯卡伯勒礁(菲律宾叫黄岩岛)附近,中国又用水炮招击菲律宾巡逻船,船体被撞坏,几个人还受了伤。

菲律宾的BRP Bagacay号本来是想给渔民送补给,结果被三艘中国船围住,还差点撞上。菲律宾赶紧抗议,说中国这做法违反国际法。

光在海上闹还不够,菲律宾还拉上了美国。2023年4月,他们在巴拉望岛附近搞了个大联合军演,美军派了“杜威”号驱逐舰和P-8A巡逻机过来助阵。

菲律宾还升级了蒂图岛的军事设施,往争议水域多派兵。

这些招数跟乌克兰靠北约支持对抗俄罗斯挺像,菲律宾也拿2016年海牙仲裁庭的裁决当武器,说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没法律依据。



不过,这么玩也不是没风险。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都比菲律宾强太多,海岸警卫队和海军的船数量和火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2023年初,中国稍微卡了一下菲律宾香蕉和镍矿的进口,马尼拉股市就晃了晃。

国内也有不少人对马科斯二世的政策不满意,尤其是杜特尔特那帮人,觉得太硬碰硬可能会赔了经济,甚至引来军事冲突。



菲律宾这波操作在国际上也掀起了波澜。美国老提《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没说真打起来会不会直接下场。

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国家也通过军演和外交给菲律宾撑腰。不过,像越南、马来西亚这些邻居就低调多了,不想直接跟中国对着干。



菲律宾在马科斯二世的带领下没停手,2024年8月31日,仁爱礁附近又撞了一只船,菲律宾说中国故意撞,中国说是菲律宾挑衅。

同年10月,中国在特里顿岛升级了军事设施,装了能追踪隐形飞机的雷达,局势更紧绷了。



国内,马科斯二世跟杜特尔特家族的矛盾越来越大。2024年4月,他公开批杜特尔特在任时跟中国签的“君子协定”,说这东西损害了菲律宾主权。

杜特尔特反过来骂他是美国傀儡,他女儿萨拉·杜特尔特身为副总统,还被挤出了一些关键决策,双方彻底闹掰了。

国际上,美国继续给菲律宾站台。2024年4月27日的“肩并肩”军演规模前所未有,好几个国家都来了,摆明了支持菲律宾。

不过,分析人士说,美国要是真碰上冲突,可能不会全力介入,这点跟乌克兰的情况有点像。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2024年在仁爱礁附近加派巡逻船,数量明显多了起来,还对菲律宾出口搞了点非正式限制,经济上给点压力。

可马科斯二世还是咬定立场,说要维护主权和国际法。

为了缓和局势,2024年菲律宾跟中国弄了个海上沟通机制,但没啥大用,对峙还是时不时发生。

同年7月,菲律宾向联合国递交了南海大陆架划界申请,想用法律手段站稳脚跟,中国当然强烈反对。



对马科斯二世来说,南海这事儿是他总统任期的大考。国内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支持的人说他有种,反对的人担心他太激进会出乱子。

国际上,他得在中美之间走钢丝,还得应付国内压力。



往后看,南海可能会有点小妥协,比如共享渔业资源或者联合巡逻,但彻底解决问题还早着呢。

马科斯二世的领导怎么走,决定了菲律宾在这场博弈里能不能站住脚,又不把事情闹得太大。他的政治遗产还没定型,但肯定跟南海的局势脱不了干系。



结语

南海这场戏还没演完,菲律宾在马科斯二世指挥下站在了抗衡中国的前线。这不只是主权问题,还是全球力量的较量。

和平跟冲突就一线之隔,接下来怎么走,直接决定这片海的命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