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一辆“千足蜈蚣”般的钢铁巨兽缓缓驶过。它身长百米,背着万吨钢梁,1152个轮胎整齐转动,宛如陆地航母。

这便是中国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PMT)——一款被西方称为“东方黑科技”的国之重器,全球仅中德两国能造,且中国“只租不卖”,年赚50亿美元,连美俄也得排队付钱租借。



航母上岸:从“卡脖子”到“卡别人脖子”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造船业被西方技术封锁卡得喘不过气。当时德国垄断SPMT技术,一台车开价数亿,还附带苛刻条款:“只卖车,不卖技术!”中国工程师咬牙立誓:“没有就自己造!”

历时十余年攻坚,2008年,首台国产SPMT横空出世,载重能力直接飙至5万吨,相当于两艘轻型航母的重量。

这项突破彻底逆转局势。当年对中国封锁技术的德国,如今反被中国抢走市场——国产SPMT租金仅为德国的一半,且能“模块化拼装”,小到桥梁钢梁,大到核潜艇分段,全都能运。

美国海军曾想租借运输航母部件,却被中方一句“技术保密”挡在门外,最终只能乖乖排队签合同。



千轮战车:陆地“变形金刚”的硬核实力

这辆“千轮巨兽”的秘密藏在细节里:1152个轮胎均可360度旋转,每轮承重30吨;8台发动机提供动力,液压系统自动调节车身平衡,即便在坑洼路面也能稳如平地。更绝的是,它无需司机驾驶,全靠计算机远程操控,300米长的车身能像贪吃蛇一样灵活转弯。

2017年山东舰下水时,SPMT一战封神。这艘6万吨的庞然大物被分段建造后,正是由数十台SPMT“拼接”成车队,以每分钟5米的速度,耗时3天3夜平稳运至船坞。



只租不卖:中国反向“技术锁喉”

西方曾以为,只要垄断关键技术就能永远压制中国。然而SPMT的逆袭狠狠打脸——中国不仅造出了更先进的型号,还立下铁律:“技术不卖,车可出租!”

如今全球仅有的5台超重型SPMT全在中国手中,租借订单排到三年后,单日租金高达百万美元。

这种“技术锁喉”战略让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据统计,SPMT每年创收超5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进账1370万美元。这笔钱又被投入研发,催生出更尖端的无人驾驶版SPMT,进一步拉开与德国的差距。



从搬运工到规则制定者

SPMT的成功绝非偶然。它背后是中国工业体系的全面崛起:1152个轮胎需纳米级耐磨橡胶,液压系统依赖精密机床,控制系统更涉及人工智能算法……每一项都是国产产业链的勋章。正如外媒评价:“中国卖的不是车,是一整套工业标准。”

如今,当美俄军舰因缺乏SPMT而不得不“分段造船”时,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用SPMT完成总装。可见,大国博弈的终极战场在于,谁掌握核心科技,谁就能让对手“求而不得”,这才是最硬的底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