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当局再次在关税问题上“松口”,释放了愿意与中方进行沟通和谈判的信号。但是,面对特朗普的“糖衣炮弹”,中方压根没有上当,说白了,中美关税谈判,现在还没到时候。
综合多方的消息,近期,美国方面透露称,特朗普正准备大幅度降低对华关税,以此来缓和与中方的紧张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中方必须同美达成协议,否则无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达成协议,就按美方说的办,美才是定规矩的一方。
华盛顿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特朗普对着镜头宣布:“对中国的145%关税必须下调! ”
42天!仅仅42天!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就经历了从历史峰值到大幅下降的惊天逆转。3月11日还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4月22日就改口称关税将会大幅下降。变脸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然而,这真的是一次真心实意的让步吗?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变化莫测,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感觉既兴奋又不安。2025年3月11日,他公开宣布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一举动立刻让全球市场感到强烈震动。
然而,仅仅42天后,他的态度却发生了巨大转变,声称关税将会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引发各方对未来贸易政策走向的担忧。
中国外交部10个字回击,面对美方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不到24小时就作出回应。“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10个字当天冲上国内外热搜。
这个政策突然变卦,让人想起2018年他刚在中美谈判上有所进展,就突然增加关税的操作。全球股市一天之内损失2.5万亿美元的惨痛经历,大家记忆犹新。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总统如此反复无常?也许答案就藏在他复杂的各种考虑当中。
特朗普的主要目标包括安抚国内的各大利益群体和提振美国股市。持续的贸易摩擦已经严重打击了美国的科技公司、工农业企业,也导致股市大幅下跌,财富大量缩水。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特朗普计划通过释放减税的消息来重新激活市场,以此来赢得背后“金主”的支持,稳固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
这意味着他希望用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来换取关键利益集团的信任和资金支持,以此来应对他在国内面临的挑战。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加征关税,迫使别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白宫宣称许多国家都愿意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国家并不买账。
就连一直和美国关系密切的日本,也不愿意在关税问题上轻易做出妥协。虽然印度总理莫迪热情款待,但印度在关键问题上并没有让步。美国希望借助与中国的谈判,促成全球关税问题的重大进展。然而,美国这种单方面的想法能否实现,目前尚不明朗,还存在很多变数。
这就像美国期望通过友好交流,让印度和中国改变立场,但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对特朗普而言,保持“赢家”的姿态非常重要。为了持续获得支持,他必须不断对外强调美国取得的“胜利”。
如果能在关税问题上和中国达成一致,他就可以再次宣传自己取得的成就,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这对巩固其支持基础至关重要。但这些都只是特朗普政府设下的圈套。美国只是说说要降低关税,实际上并没有行动。
即使有些商品的关税降到35%,对恢复中美贸易的帮助也很小,因为这个税率仍然非常高,贸易成本依然巨大。这就像给药丸裹上糖衣,好看却没用,中美贸易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依然遥遥无期。特朗普政府的“妥协”更像是一种政治策略,而非真正的让步。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效果不佳,甚至损害了美国经济,使其陷入困境。这种过度的贸易保护做法,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很大争议,很多人表示反对。
尤其是华尔街的金融人士,他们特别担心关税政策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认为它弊大于利。他们表达了对这一政策的担忧。
作为特朗普内阁里唯一来自金融界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多次公开反对过高的关税政策。他被认为是特朗普团队里少有的保持理智的人。贝森特曾坦率地指出,高达145%的关税是行不通的,而且正在严重损害美国中小企业的利益。他的警告是有依据的,并非随意说说。
他认为过高的关税政策最终会适得其反,影响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美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5年4月的前20天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37%。这意味着美国企业从中国购买的商品明显减少。
其中,机电产品的进口量下降了41%,服装进口更是锐减了59%。这表明美国企业在这些关键领域的对华依赖程度正在降低,或者说寻找替代供应商的步伐正在加快。
这些数据清楚地显示,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贸易额的大幅缩减上,也间接影响着美国消费者的选择和企业的运营成本。145%的关税让美国消费者感到生活压力巨大,许多企业也面临倒闭风险。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高关税使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多花费4900美元,物价上涨速度远超正常情况。
由于无力承担高额关税,全美高达80%的中小企业正走向破产,零售业单月失业率也大幅上升12%。即便是特斯拉、波音这样的大公司,也受到了关税的影响。
特斯拉公司因为关税问题,不得不停止从中国进口Cybercab的零件。同时,波音787飞机的生产也因为零件供应不上而遇到大麻烦,生产线几乎停摆。美国经济前景也不乐观,亚特兰大联储预测明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可能会下滑2.2%,这表示经济可能出现倒退。
彼得森研究所甚至认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高达65%,这说明关税政策正在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经济陷入困境。种种迹象表明,关税壁垒正在冲击着全球经济的各个方面。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试图对中国施压,但中国表现得非常冷静和坚定。面对特朗普政府的举动,中国没有被迷惑,始终坚持平等对话协商的原则。中国不接受缺乏诚意的承诺,认为那只是空谈。外交部和商务部都明确指出,中美之间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过任何磋商或者谈判。
这表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立场明确,不会轻易妥协,决心维护自身的利益。中方认为,重启有实际意义的对话,重要前提是美国方面拿出诚意,真心实意地愿意平等协商。换句话说,中美双方能否重新坐下来认真谈,关键在于美国是不是真的准备好平等地和中国商量事情,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提要求。
只有美方展现出这种对等姿态,对话才有可能取得进展,否则,对话的意义将大打折扣。面对美国的贸易行为,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击。针对美国,中国提高了关税,提升幅度达到125%,主要针对大豆、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等商品,以此回应美国在贸易上的压制。
中国还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了7.8%,跨境电商的交易额更是超过了2.3万亿元,有效缓解了对美贸易下降带来的冲击。
中国科技进步不停步,亮点频现。中芯国际成功量产28纳米芯片,这标志着在芯片制造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宁德时代携手福特,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电池工厂,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合作,也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
这些举动表明,面对外部压力,中国有能力积极应对,在全球经济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