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世纪接连在朝鲜、越南战场上吃尽苦头后,美国对于大规模地面战争就非常警惕,好不容易借助海湾战争重拾了一些信心,又被阿富汗折腾出了心理阴影。如今在特朗普的神操作下,中美关系一落千丈,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高,面对拥有全球第一陆军的中国,美国肯定不想打地面战,而是选择在海上打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


提起美国海军,那是公认的全球第一,自从二战结束以来在海上无往不利,即便是苏联海军也要避其锋芒。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中美一旦爆发海战,那美国海军几乎是稳操胜券,那么现实中真是这样吗?

从海军规模来看,美国毫无疑问是遥遥领先的一方,11艘核动力航母、70多艘伯克级驱逐舰、70多艘核潜艇、9艘两栖攻击舰全部出动后,单挑全世界都不在话下。可问题是,美国海军在战时能发挥出几成实力?

美国海军是美国称霸全世界的底气,同时也是美元霸权的根基,美国需要维持一支能够时刻控制全球主要海上通道的舰队,这就导致美国海军很难将力量集中于一点,如果要在亚太地区跟中国爆发一场海战,那么美国所能动用的主力就是太平洋舰队。


而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则占美国海军总实力的5-6成,下辖第三舰队与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第七舰队,拥有5-6艘航空母舰、超过2000架军用飞机、大约40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伯克级导弹驱逐舰、20-30艘核潜艇。

从规模上来看,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依然超过中国3大舰队的总和。但其实从主力舰数量来看,美国太平洋舰队并不占优势,驱逐舰方面,中国海军的新型驱逐舰总数超过了50艘,多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如果再算上054A/B型护卫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劣势更加明显。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优势是核潜艇与航母数量,这一点在远洋作战中非常重要,可是在近海作战,太平洋舰队的这两大优势,会被中国海军利用常规潜艇与岸基航空基地给抵消掉。这就好比当年的中途岛战役,表面上看日军在航母数量上拥有4:3的优势,但美军手里还有一个中途岛,相当于一个不沉航母,真正打起来日本在飞机起降平台数量方面并无优势。

舰载机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2艘航母能够携带大约60架歼-15,5艘美国航母则能够携带240架左右的舰载战斗机,可中国的岸基航空兵在确保其它方向防御稳固的情况下,也能稳定支援大约200架重型战斗机,双方在作战飞机数量方面并无差距。

而这还只是双方纸面数据的比较,作战时要考虑到,中国这边的军舰一旦受伤,可以就近返回附近的造船厂进行维修,而美国的大型军舰一旦受伤,就需要返回珍珠港甚至美国西海岸进行修理,这就意味着美国这边军舰的维修周期更长,且军舰受伤返航途中沉没的几率更高。战事进入焦灼状态后,中国海军的军舰数量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在维修效率方面,美国也没办法跟中国相提并论。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造船能力开始直线下滑,曾经为美国海军造船的13家造船厂已有9家关闭,目前中国的造船能力是每年2320万吨,而美国只有不到10万吨。如果双方打一场耗时数年的战争,中国造船厂每年能够为舰队补充几十艘主力舰,而美国造船厂可能只能补充聊聊几艘主力舰,中国海军会越打越强,美国海军则越打越弱。

根据五角大楼的评估,目前中国海军拥有350艘军舰,而美国海军只有293艘。如果按照每年新增60艘的差距来计算,到2035年中国将拥有475艘军舰,而美国只有317艘。在过去10年,中国海军新增加了157艘军舰,总吨位超过110万吨,而美国海军则只增加了67艘军舰,总吨位不到75万吨。如果从现代军舰最重要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来计算,中国海军在过去10年增加了3500个VLS单元,是整个美国海军新增加数量的2倍。更让美国海军感到忧心的是,中国海军新增加的VLS,有相当一部分是直径850毫米、深度达到9米的“大坑”,能够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而美国海军的MK41的直径为635毫米,自卫型深度5.2米、战术型深度6.7米、打击型深度7.6米,最多只能发射亚音速的“战斧”型巡航导弹。


前不久,为美国海军研发的“高超音速空射进攻性反舰武器”(HALO)项目已经被取消,美国空军的AGM-183A“快速响应武器”(ARRW)项目也已经被叫停,这就意味着中美两国海军一旦爆发冲突,中国海军使用的鹰击-21之类的高超音速导弹或者鹰击-12、鹰击-18这类超音速反舰导弹,而美国海军只能使用亚音速的“鱼叉”、“战斧”或者AGM-153,双方的打击效率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面对中国海军的进攻,美国海军既需要准备拦截巡航导弹的标准-2,又要准备拦截弹道导弹的标准-3。而面对攻击手段较为单一的美国海军,中国海军则只需要转型拦截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鱼叉”、“战斧”和AGM-153。

可以说,就算中国空军不参战,仅凭中国海军就已经有能力在近海跟美国太平洋舰队掰手腕了,甚至拥有不小的胜算,美国海军在航母与核潜艇方面的优势,被近海作战的中国海军完全抵消掉了,反观中国海军在攻击手段以及舰艇补充速度方面的优势,则是美国海军完全无法企及的。

既然单挑胜算不大,那么美国如果跟其他国家联手呢?为了在亚太地区对付中国,美国这几年一直想要在亚太打造一个小北约,那就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其军事意图越来越明显。如果算是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舰队,美日印澳四国海军有胜算吗?


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一旦决定参战,日本需要保留至少2艘具备反导能力的驱逐舰,用于防范朝鲜和俄罗斯的弹道导弹,届时日本能够支援给美国的军舰包括2艘出云级航母、2艘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6艘宙斯盾型驱逐舰以及数量各在10艘以上的护卫舰与常规潜艇。而印度海军则需要保留至少三分之一的舰队,用来防范巴基斯坦海军,能够支援给美国的是1艘中型航母、6艘驱逐舰、8-10艘护卫舰、8-10艘常规潜艇。至于澳大利亚海军,在大洋洲没有能够威胁到他的军事力量,假设澳大利亚海军全力参战,能够支援2艘堪培拉级战略投送舰、10艘护卫舰、6艘常规潜艇。

这3个国家所能支援给美国的舰队,总吨位粗略估计接近40万吨,舰载机战斗机数量在60架左右。这样的规模的确能够带给中国海军一定的压力,但仍然不足以保证战胜中国海军,因为这三国的舰队只能为美国海军补充一定的数量,却无法解决美国海军打击手段单一、舰艇补充速度慢的问题。


更何况中国海军的舰队规模正以每年10到20万吨的速度增长,完全超过了美日印澳四国海军的增长总和。根据美国智库在2022年的预测,10年内,中国将拥有5艘航空母舰、60多艘现代化巡洋舰与驱逐舰。

10年内,中国海军将全面淘汰掉较为老旧的驱逐舰,包括2艘052A、4艘现代级、1艘051B,2艘052B与2艘051C也会转入2线,届时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将全部由052C、052D和055组成,实现了全面“盾舰化”,新服役的054B型护卫舰也将具备不俗的抗饱和攻击能力。而5艘航空母舰将让美国太平洋舰队失去航母数量优势,虽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母都是核动力的,但是核动力的优势在远洋才能够发挥出来,中国航母在家门口作战,常规动力的劣势完全被掩盖了。

而整个美国海军,有超过1半的主力舰艇,服役时间都已经超过30年了,这也就意味着从现在到2045年整整20年时间,都将是美国海军军舰退役的高峰期,而美国仅剩的4家造船厂,根本没能力及时补充退役军舰数量,美国海军主力舰数量断崖式下滑几乎已经无法避免。

这还是在不打仗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战损,美国造船厂光是维修军舰都忙不过来了,更没办法及时补充退役与战沉的军舰数量。


这样一来,美国海军实际上就在面临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本联合舰队的处境。开战初期,日本联合舰队的规模不比美国太平洋舰队小,甚至在航母数量上还拥有一定优势,可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日本无法及时补充主力舰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损失了5艘舰队航母,却先后补充了大约20艘大型航母、8艘轻型航母、100多艘护航航母,而日本联合舰队仅仅在1942年损失了5艘航母,就已经元气大伤了,再也没有恢复巅峰实力。海战比的不仅是纸面实力,更是比拼国家的工业实力,美国空有规模优势却无工业实力支撑,注定美国海军经不起一场持久战,只能寄希望于一场规模极为有限的局部海战,双方以一役定胜负。可美国海军就算不打大仗,也只能勉强帮自己续命几年,被中国海军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