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恐怖袭击,两名身穿迷彩服的恐怖分子手持机枪,对着手无寸铁的游客进行扫射,导致26名游客死亡,多人受伤。事后,印度国家调查局(NIA)迅速锁定涉事组织为“穆罕默德军”,并指控该组织长期受巴基斯坦的资助。
巴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否认与袭击事件有任何关联,并强调让印度提供证据。印度方面目前没有确切证据,但仍将打击目标锁定为巴基斯坦。
4月24日,印度海军宣布将仅有的两艘航母之一的“维克兰特”号开向阿拉伯海北部,并启动航母战斗群巡航。不过,印度目前没有说明该航母编队的具体情况。如果按照以往的惯例,“维克兰特”号编队包括2艘“加尔各答”级驱逐舰,1艘“什瓦里克”级护卫舰,1艘“歼敌者”级核潜艇,这将形成对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威慑态势。
印度国防部宣称,此举旨在“防范跨境恐怖主义威胁”,并强调航母编队具备封锁巴海上贸易通道的能力。印媒援引匿名军官言论称:“若巴方继续庇护恐怖分子,印度海军将切断其经济命脉。”
面对印度的威胁,巴基斯坦强调“印度惯于将国内安全危机转嫁至巴基斯坦”。根据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的声明,巴铁接下来将连出6招应对:
第一,关闭瓦格赫边境口岸。瓦格赫位于印度阿姆利则以西18公里、巴基斯坦拉合尔市以东17公里处,地处两国边境。双方每天都要在这里举行降旗仪式。瓦格赫口岸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唯一常态化开放的陆路边境口岸,该口岸自1947年印巴分治后设立,1970年因第三次印巴战争关闭,2003年恢复开放。巴铁目前关闭该口岸,意味着双方民间交流受阻。
第二,废除向印度公民发放的部分签证。注意,是废除“已经发放的”签证,这说明不仅印巴之间的民间交流被中止,甚至会有印度公民被遣返回国。
第三,宣布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武官为“不受欢迎的人”。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并没有设立大使馆,而是互相设置了高级专员公署(相当于大使馆,但不用“大使馆”这个称谓)。巴铁这个举动,意味着若局势继续升级,双方有可能会相互驱逐外交人员。
第四,对印度航空公司关闭领空。印度所有航空公司无法前往巴基斯坦,也不能经过巴基斯坦的领空。这意味着印度飞机若想前往中亚或欧洲,只能选择从阿拉伯海绕飞。
第五,暂停所有对印贸易。鉴于目前双方的局势,对印贸易也被彻底终止。
第六,巴铁将在阿拉伯海北部试射导弹。这一招是针对印度航母的,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开往阿拉伯海北部,直奔巴铁而来。由于巴铁的海军较弱,在同一海域“试射”导弹,是一个稳妥的应对方式。笔者预计,接下来巴铁还会向阿拉伯海增派054AP型护卫舰与“汉果”级潜艇,以应对印度海军。
与此同时,印度也宣布对巴基斯坦的一系列针对措施,包括暂停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等。
目前双方局势已经降至冰点,若不加控制,极有可能发生第四次印巴战争。
巴基斯坦为何说“印度惯于将国内安全危机转嫁至巴基斯坦”?印度既然没有证据,为何要如此升级局势呢?
其实,对于印度总理莫迪来说,目前国内局势并不乐观 ,印度农民在4月22日还在开动2000台拖拉机发动游行,抗议美国农产品进入印度市场。而莫迪政府也将面临2025地方选举的压力,因此,将“内部危机”向外转移,用民主主义来转移民众情绪,成了莫迪的选择。
笔者认为,接下来国际社会肯定会进行斡旋,而莫迪也并非真想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中国也不会放任巴铁受欺负而不管。
反恐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但不能以反恐为名而针对“替罪羊”。克什米尔的硝烟仍未散去,南亚和平正经历较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