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
琥珀、黛青、朱砂红……纸人瞳孔转动,瓷器裂纹渗血;
食人喉的人面鸮,黑衣红翅,夜半吟唱,魔音绕耳;
木偶傀儡人,机械化的动作、滚动的眼珠,一根缠绕在脖子上的细绳,细思极恐
在那么多爽剧当道的今天,它严格按照中式美学来缓慢铺陈。
一段山妖娶亲,梦回徐克《倩女幽魂》。
它就是《无忧渡》。
作为一部空降剧,《无忧渡》零帧起手,在没有前期预热的情况下,3天热度值就达到9000以上,是2025年爱奇艺最快破9000的剧集。
画风美术是唯美的,故事内核是现代的。
被制造出来的傀儡在拥有了意识之后憎恨创造自己的父亲,而无意间被救下的“猫妖”却执着于报恩。
映射人从不珍视身边那些可贵的陪伴,永远投射于空虚产生的妄念。
年老色衰的舞姬季离因为对保持美貌的渴望,召唤出了“镜妖”,最终却被他困住。
映射人对欲望的无限追逐,最终将会反噬自身。
(舞姬季离在情感上背叛了“镜妖”,最后甚至想要杀掉他。可“镜妖”一句“你以为这是你第一次想要杀我?”让故事陷入了多重循环的境地。
最后多个时空的季离一起手持剪刀,合力刺向“镜妖”后回头凝视的一幕,绝对是2025荧屏上最令人冷汗直流的画面)
剧中每个单元故事中的“妖”,实际上都是现代心理问题的隐喻。
职场压力导致的自我分裂、亲密关系中的控制与依附、创伤记忆的强迫性重复......
整部剧算是以“爱、贪、嗔、痴、空、渡”六字串联单元,每一重命题皆对应一种人性困境。
每个单元案件中的“妖”,无一不是现代人欲望与执念的化身。
《无忧渡》的世界,有太多等待渡的女人。
但渡她们的,又是何方神圣?
捉妖师宣夜自身也并非完满的救赎者,他冷漠外表下隐藏着深重的内心创伤。
父亲被某大妖抓走,全家被妖屠家灭族只剩一人。
女主半夏,有阴阳眼,父亲早年就带着女儿四处安家频繁换居住地,仿佛对她未来命运早有知晓。
自己都是“边缘者”,却还要捉妖。
捉着捉着,自己也缓慢现出原型,成为无法自救的人。
剧里就有句台词是:“要想杀妖,只有先变成妖。”
故事,就变得有意思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渡”始终是一个充满哲思的意象,从佛教的“普渡众生”到道教的“得道飞升”。
但《无忧渡》里,没有人可以真的成仙,全能救人。
所谓的正义救赎者,自己就支离破碎、跌跌撞撞。
它构建聊斋世界的时候,也提出了一些哲学观。
一个道童被困在画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殊不知外面世界早已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如果被解脱出这幻境,孩童回到现实世界,现实已经过了60年,他会一夜老去。
蝶梦庄周,抑或庄周梦蝶,到底有什么区别?
如果现实太痛,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有错吗?
这就是新的世界,一切边界都在飞快模糊。
谁有资格救赎他人?救赎是否必须遵循既定的仪式与路径?
古老的精神渡口遭遇现代性冲击,那些曾经确信的救赎路径,未必能指引迷途的灵魂。
前段一直盛传,爱奇艺要全面转向微短剧,一年一度的世界大会,龚宇澄清了:不会放弃主体长剧,但也会开拓新业务形态。
除了微短剧,爱奇艺在未来推出了3个举措。
1、爱奇艺推出AI生成的看片新方式,跳看(后面我解释)。
2、爱奇艺正式进军内容电商,目前已经开启试运营。
3、爱奇艺开启线下乐园。
一切不是非此即彼的。
这是一个长剧、微短剧、短剧,甚至直播都共存的世界。
让我比较震撼的是,“跳看”方式。
用户仅需上下滑动屏幕,即可在叙事精华点间自由跳转,不会错过精彩点,同时实现个性化观看体验。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同一内容对不同用户可能是完整版,也可能是35分钟精编版或20分钟快剪版等多样化形态,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呈现。
意味着每一个爱奇艺用户,即使看的是同名长片,也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大家可以用来看看《无忧渡》。
这个时代真的已经变得太快了,尤其特朗普发疯那天,感觉就是,不装了,世界彻底进入了荒诞游乐场的杯子蛋糕转转机。
未来,它会越转越快,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在这个一切难以定义的世界,逃避是没用的,唯一的选择是迎头赶上。
(2025年爱奇艺世界大会,王晓晖演讲,我喜欢的部分)
这句话不仅说爱奇艺,说时代里的每一个人,我们。
《无忧渡》里,人、妖、捉妖师,没有一个角色全然超脱,剧集也没有回避他们的欲望。
相反,它在承认和整合生命的复杂性这个基础上,努力获得某种平衡。
它最有价值的启发,对我来说,是——
真正的救赎,或许始于承认那些古老渡口已无舟楫,而终于勇敢地建造属于自己的船只。
观影团
“伊姐看电影”线下平台“伊姐观影团”,至今为止组织200多场官方授权的电影首映礼、超前点映,想免费参加明星首映礼,得到正版的限量周边,获取专属的文旅精品优惠吗?
点击小程序注册会员(“伊姐观影团”报名活动唯一途径,唯一途径,唯一途径)。每日签到领积分,兑换私家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