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姣姣) 4月23日,“书籍再设计:以《查令十字街84号》为设计蓝本”展览在南京万象书坊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呈现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84位学生以经典名著《查令十字街84号》为灵感创作的作品,为读者带来一场融合文学与艺术设计的视觉盛宴。



《查令十字街84号》记录了美国纽约作家海莲·汉芙与英国伦敦旧书店主管弗兰克长达20年的书信情缘。自2014年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文越便在书籍设计课程中指导学生以该书为蓝本进行创新设计。十年来,每一届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诠释这部作品,最终形成了84部风格迥异的书籍设计作品。

徐一丹设计的书盒,在紫外线灯照射下会显现手绘的书店素描;陈旭岐设计的封面采用类似橱窗的设计,3D打印加上镂空透出一本本书,让读者翻开书就仿佛走进充满回忆和故事的书店;赵美慧用布做了封面,上面是手绣的书名,浑然天成,古朴自然;高晗在书脊上用手工缝出“84”的字样,创新了书脊锁线方式……学生们以各自的设计语言回应书中跨越时空的书信情谊,赋予那一段“你写,我回”的文字全新的展示形式。

展览总策划吴文越表示:“这些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限于设计封面,而是对于整本书的构思。封面、扉页、正文、页码……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学生的巧思与心力。也许其中不乏稚嫩之作,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切身体会到设计一本书如同设计一段人生的感觉。”

草婴读书会北京分会会长张钊是此次展览的策划人之一。他表示:“自从去年5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展厅看到这84件设计作品,我就被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深深震动和吸引了。我觉得这些令人惊艳的书籍设计,既是对书籍的装帧与美化,更是对书籍的尊重和升华,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书籍之美,感受到书籍装帧的艺术魅力。”

展览顾问,作家、画家赵蘅说:“爱书结缘,因书设计。在西方,两个人通信20年,一个去了天上,一个写了一本书。在东方,一本书,一个教师,84个学生,成就了今天的这场展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