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鹃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使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尤为关键,唯有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方能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出一严到底、全面从严,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的鲜明信号。要以此为契机,在推动作风建设上再深化,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徙木立信之举实现时代风气之变——奢靡享乐之风愈加式微,厉行节约蔚然成风;从文山会海中脱身,党员干部轻装上阵……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初,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又或者执行起来流于形式。如今,人们发自内心认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从疑虑到赞誉,靠的正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铿锵行动。作风建设带来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得到的成效,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必须警惕“歇歇脚”“喘口气”心态,坚决破除“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论调。坚持本身也是一种深化,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切实把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新时代以来,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着眼点之一就在于坚持问题导向,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了面上问题的解决。在推动作风建设上再深化,仍需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在要求一严到底纠治“四风”的同时,部署了“四个聚焦”的具体任务。要以此为抓手,既对反复发作的老问题紧盯不放,又对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深挖细查,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以铁的纪律狠刹歪风邪气。
把握阶段性特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一些问题表面看起来是享乐奢靡之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往深里查、细里究,往往掩藏着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因此,现阶段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必须坚持风腐同查同治,贯通推进整饬作风、惩治腐败,全面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一方面,着力由“风”的线头扯出“腐”的线团,从“腐”的案例中研判“风”的“活情况”;另一方面,聚焦风腐一体典型案例,查找可能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制度短板、监管漏洞,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既在“查”上动真格,又在“治”上见真章,坚决遏制风腐问题滋生蔓延。
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正本清源,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把作风建设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我们党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自上而下推动移风易俗、化风成俗,不仅荡涤了看得见的歪风,也净化了思想上的“尘埃”。党员干部校准了思想之标,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逐渐失去市场,戒奢尚俭的价值追求逐渐树立,崇廉鄙贪日益成为共识。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在常念“紧箍咒”、强化外在约束的同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决好党性问题、思想问题,是推动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每名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接受灵魂洗礼,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蚀,新风正气将持续劲吹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