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的东南沿海,有一座被山海偏爱的城市—— 台州。它藏着江南的温婉,也有着大海的磅礴,等待着你我去探寻。当第一缕曙光洒在这片土地,唤醒的不仅是沉睡的城镇,更是人们对美好旅程的向往。台州,就像一本打开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处风景都是独特的篇章。在即将到来的温暖的五一长假,这片山海等你去邂逅。
绝美自然:山海间的梦幻之境
台州的美,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雕琢出的梦幻之境,每一处景色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神仙居:踏入神仙居,就仿佛踏入了一个被云雾包裹的仙侠世界。这里独特的火山岩地貌,历经岁月的洗礼,形成了无数奇峰异石,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观音峰宛如一位慈悲的仙子,双手合十,静静地俯瞰着世间万物,在云雾的笼罩下,更添几分神秘与庄严。而如意桥则像是一条灵动的玉带,横跨在峡谷之间,其独特的造型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当云雾缭绕之时,行走在山间栈道,仿佛自己就是那御剑飞行的仙侠,穿梭在这如梦如幻的仙境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天台山:这座承载着深厚宗教文化底蕴的名山,素有“佛宗道源” 之称。这里不仅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也是道教的圣地之一。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天台山大瀑布。九级飞瀑,落差达 325 米,如银河倒悬,气势恢宏。站在瀑布脚下,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水汽和轰鸣声,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奔腾的水流冲刷殆尽。而琼台仙谷则宛如一位温婉的少女,以其清幽秀丽的景色让人沉醉。谷内奇峰异石林立,溪流潺潺,一步一景,如诗如画。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心灵也在这山水之间得到了宁静与滋养。
大陈岛: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海岛,不仅有着迷人的海景,更有着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垦荒历史。上世纪 50 年代,一群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登上这座荒岛,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将其建设成了如今的 “东海明珠”。
漫步在大陈岛的海滩上,脚下是细腻的沙子,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天一色,美不胜收。甲午岩以其雄伟壮观的姿态屹立在海边,仿佛是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海域。乌沙头景区的礁石形态各异,在海浪的拍打下,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垦荒的故事。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更能感受到那股坚韧不拔的垦荒精神,让人心潮澎湃。
千年古城:时光沉淀的韵味
在台州,历史的韵味弥漫在每一座古城、每一条老街之中,让人不禁沉醉于它的岁月故事里。
临海古城:就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巨变。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始建于东晋,扩建于唐,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全长 6000 余米,现存 4730 米。它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
沿着城墙漫步,抚摸着古老的砖石,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城墙上的敌台、城楼错落有致,见证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和历史变迁。在这里,你可以俯瞰灵江的波光粼粼,感受江风的温柔吹拂,想象着当年戚继光抗倭时的英勇场景。
下了城墙,走进紫阳街,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古老世界。这条全长 1080 米的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至今保留着北宋年间的里坊制格局。街边的建筑古色古香,木质门窗、黛瓦白墙,飞檐斗拱精致如画,尽显江南水乡的婉约与古朴。漫步其间,传统的店铺琳琅满目,散发着阵阵麦香的海苔饼店前总是排着长队,刚出炉的海苔饼,外皮酥脆,内馅软糯,海苔的咸香与甜意完美融合,那是童年的味道,是台州独有的舌尖记忆。
而蛋清羊尾,这道独特的传统名点,更是不容错过。它以鸡蛋清、豆沙、糯米粉等为原料,经油炸而成,外形胖乎乎的,呈鹅黄色,吃起来绵软甜润、柔嫩,里边的豆沙细腻、湿润、顺滑,每一口都充满了甜蜜的滋味。还有麦虾,这道看似面疙瘩的美食,实则有着独特的魅力。用面粉浆制作而成,状如虾,搭配上香菇、笋丝、猪肉丝、鲜虾等丰富的食材,汤汁浓郁,口感滑嫩鲜香,让人回味无穷。
海门老街: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它浓缩了椒江区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是台州历史风貌的生动写照。这条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因海门港开埠而形成,原名北新椒街,后为图吉利改名 “海门老街”。
老街全长 225 米,南北走向,石板路面。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式和欧式元素,展现出别样的风情。南端多为明清建筑,古朴典雅,透着岁月的韵味;北端则多为欧式建筑,其中不乏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华丽精致,仿佛让人置身于旧上海的街头。据说,旧时老海门人在上海谋生,回到海门后按照旧上海的模式建造了这些欧式建筑,因此海门老街也有 “小上海” 之称。
这里有建于 1175 年的 “同康酱酒坊”,如今再度开张,飘散着醇厚的酒香;还有曾经的 “李文元百货号”,现在已变身为台州市古玩商店,三层楼面上还保留着当年 “采办环球物品,推销中华国货” 的雄心壮志。
杨府庙、武圣庙等历史遗迹,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杨府庙与商铺紧挨着,看起来更像大户人家的宅子;武圣庙则是个精巧的四合院楼阁,里面收藏着民国时期的《导报》和《台州国民新闻》,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
小众宝藏:邂逅不一样的台州
除了那些广为人知的景点,台州还藏着许多小众宝藏地,等待着你去邂逅,去发现它们独特的魅力。
七彩小箬村:在温岭的石塘镇,有一个被誉为“中国版五渔村” 的七彩小箬村。这里的房屋被刷成了五颜六色,就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将所有的色彩都倾倒在了这个小小的渔村上。
漫步在村子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粉色的房子如糖果般甜蜜,蓝色的房子似大海般深邃,黄色的房子像阳光般温暖,每一栋都独具特色,让人忍不住驻足拍照。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脚下是彩色的石阶,路边是盛开的鲜花,还有那随风摇曳的贝壳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为这个宁静的渔村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登上高处,俯瞰整个村子,错落有致的彩色房屋与湛蓝的大海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在这里,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幅艺术作品,每一个角度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蛇蟠岛:这座位于三门县的台州第一大岛,有着“千洞之岛” 的美誉。这里自宋代以来,因采石留下了 1360 余个洞窟,这些洞窟形态各异,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神秘而壮观的地下世界。
蛇蟠岛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岛上的“海盗村”,是国内唯一一个以海盗为主题的海岛洞窟景区,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海盗时代。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中国海盗的历史,探寻海盗们的生活轨迹。洞窟中,一幅幅生动的壁画、一尊尊逼真的雕像,再现了当年海盗们叱咤海洋的场景。站在洞窟中,仿佛能听到海风的呼啸、海浪的拍击声,以及海盗们的呼喊声,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舌尖台州:味蕾的狂欢
在台州,美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浓浓的地域风情,让人欲罢不能。
来台州,一定不能错过姜汤面。这道充满温暖与关怀的面食,是台州人心中的挚爱。浓郁的姜汤,散发着独特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每一口汤都辣而不燥,暖身又暖心,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搭配上鲜嫩的虾仁、爽滑的豆腐皮、香脆的香菇等食材,再加上劲道的米面,口感丰富,层次分明。在寒冷的冬日,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面,整个人都被幸福包围。
食饼筒,堪称台州小吃界的“王牌”,它就像是一个美食百宝箱,将各种美味都汇聚在一起。薄如蝉翼的饼皮,包裹着丰富多样的馅料,有金黄的蛋丝、爽脆的豆芽、软糯的土豆丝、鲜美的肉丝、清香的芹菜等,每一种食材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轻轻咬上一口,饼皮的韧性与馅料的鲜美完美融合,各种味道在口中交织,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作为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食饼筒都是绝佳的选择,它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温岭嵌糕,这道独特的年糕美食,以其丰富的馅料和软糯的口感,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将新制的鲜年糕压成饼状,然后加入自己喜欢的菜肴,如红烧肉片、豆腐干丝、马铃薯丝、包心菜丝、萝卜丝、绿豆芽、蛋饼、咸菜等,再浇上一勺鲜美的肉汤,那滋味,简直绝了!咬上一口,软糯的年糕与鲜香的馅料相互交融,口感丰富,让人欲罢不能。
台州作为海滨城市,海鲜自然是餐桌上的主角,每一道海鲜菜肴都散发着大海的味道,让人仿佛置身于海边。
家烧大黄鱼,这道看似简单的菜肴,却蕴含着台州人对美食的执着与追求。选用新鲜的大黄鱼,用猪油煸炒后,加入葱姜蒜、五花肉等配料,再倒入适量的黄酒和生抽,简单调味后,加入开水,大火煮至汤汁奶白。这样烧出来的大黄鱼,色泽金黄,鱼肉鲜嫩多汁,卤汁浓郁醇厚,每一口都能品尝到大海的鲜美。那鲜嫩的鱼肉,入口即化,仿佛在舌尖上跳舞;那浓郁的汤汁,咸香适中,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恨不得把汤汁都喝光。
望潮打边炉,将望潮与各种新鲜食材巧妙搭配,打造出一场鲜美的味觉盛宴。望潮,这种生活在近海的小章鱼,肉质鲜嫩,口感 Q 弹,是台州海鲜中的珍品。将望潮与红毛蟹、八爪鱼、油条、虾滑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特制的汤底,用炭火慢慢炖煮。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食材的鲜味逐渐释放出来,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鲜美味道。喝上一口汤,那浓郁的鲜味瞬间在口中散开,让人陶醉其中;再吃上一口望潮,那鲜嫩的口感和独特的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溏心膏蟹冷切,是一道极具创意的海鲜料理。精选八两重的带膏螃蟹,蟹壳薄、肉肥嫩、汁鲜美。为了使膏凝固,有糯的口感,先将螃蟹冷冻,再采用“温水煮青蛙” 的方式,让螃蟹慢慢失去知觉,然后进行热蒸、冷切。这样处理后的膏蟹,蟹膏呈现出诱人的橙红色,口感顺滑,入口即化;蟹肉鲜嫩多汁,原汁原味,让人充分感受到螃蟹最鲜美的口感。每一口都充满了大海的馈赠,让人仿佛品尝到了海洋的精华。
台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有着看不完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听不完的故事。无论是那如梦如幻的山海风光,还是那韵味十足的千年古城,亦或是那藏在街头巷尾的小众宝藏地,都让人深深着迷。每一次的相遇,都像是一场奇妙的邂逅,每一个瞬间,都值得铭记。
编辑:魏东月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