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销量为747万辆,同比增长11.2%,其中新能源汽车为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占汽车总销量的41.2%。此外,整车出口保持增长,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季度汽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根据易车统计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呈现出两极分化,悦达起亚是唯一进入前十的品牌,特斯拉中国则出现大幅下滑。


图源:易车

具体来看,奇瑞汽车以25.25万辆的销量成绩稳居第一,但是同比下滑0.1%。出口一直是奇瑞的优势,作为中国汽车出口的“老将”,奇瑞多年来深耕海外市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尤其是在俄罗斯、中东、拉美等地区,奇瑞汽车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此外,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奇瑞加速推进海外本土化生产,有效规避了关税壁垒。同时,其新能源车型在东南亚、南美等地也广受欢迎,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71.8%,为出口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比亚迪紧跟其后,一季度累计出口20.07万辆,同比增长105.0%,是前十车企涨幅最大的厂商。凭借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技术上的优势,比亚迪推出一系列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的车型。此外,比亚迪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和自主船运,有效应对了欧美等地区的高关税壁垒,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上汽乘用车以10.44万辆位居第三,同比下滑17.1%,是销量同比下滑最大的自主厂商,一季度出口量下滑,或许与部分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不稳定等因素有关。上汽乘用车出口的主要品牌是名爵,尽管出口量出现下滑,但名爵品牌在欧洲、东南亚、印度等地区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上汽深化改革成效显著,自主品牌与新能源车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不过,上汽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未来有望在海外市场重新找回增长动力。

吉利通过一系列的海外并购和战略合作,快速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旗下沃尔沃、领克等品牌在欧洲市场表现出色,尤其是领克品牌,以其独特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高端的定位,成功吸引欧洲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此外,吉利还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积极布局,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版图。通过本地化生产和营销,吉利汽车更好地满足了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出口业务的增长。

长安汽车出口9.81万辆,同比增长10.1%,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长城汽车出口7.63万辆,同比下滑7.3%。长城汽车在皮卡和SUV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知名度,其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备受关注。

上汽通用五菱出口5.29万辆,同比增长7.7%。上汽通用五菱的出口车型主要以小型车和微型车为主,在东南亚等地区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上汽通用五菱的出口业务面临一定压力。

江苏悦达起亚出口3.88万辆,同比增长29.1%。作为合资品牌,虽然悦达起亚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一般,但通过国产出口也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近年来,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合资品牌在海外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江苏悦达起亚需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升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变化,重振出口业务。

特斯拉中国出口3.81万辆,同比下滑56.9%。特斯拉虽然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但出口表现却出现严重下滑,这可能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部分海外市场政策变化等因素有关,以及马斯克的一系列政治行为有关。

前十榜单之外,虽然大部分厂商的市场份额都不大,但都实现在大幅增长,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东风汽车同比增长120.4%,北京现代同比增长2366.9%,小鹏汽车同比增长370.4%。


图源:易车

从排名不难看出,中国自主品牌的出口已经越来越具备优势,前十排名中除了特斯拉和悦参数图片)达起亚,其它均为自主品牌,其中奇瑞汽车、比亚迪遥遥领先,特别是比亚迪,同比增长105.0%,成为出口海外最具增长潜力的厂商,这与比亚迪疯狂布局海外市场有关,而包括悦达起亚、北京现代、长安福特、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大多数都是在国内市场出现销售压力,开始将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销售。

中国汽车出口取得如今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一系列鼓励汽车出口的政策措施,如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加强海外市场开拓服务等,为汽车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 。

在贸易政策方面,关税壁垒、贸易摩擦等因素对汽车出口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汽车设置了较高的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措施。比如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这无疑增加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成本和难度,一定程度上抑制相关车型的出口增长。不过,中国车企也在积极应对,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供应链布局、加强本地化生产等方式,来降低贸易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多元化产品线来对冲贸易壁垒冲击,继续巩固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国际知名车企早已在全球市场布局多年,拥有深厚的品牌底蕴、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国际车企相比,中国汽车在品牌知名度、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曾经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品质,中国汽车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能够与国际车企一较高下。

刹车盘

©版权声明:“聚汽观察”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 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商务合作:付先生 15658103160,聚汽观察投稿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