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4月24日,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京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
何立峰强调,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合作赢得发展主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我国外贸实现“质升量稳”目标意义重大。
我国已连续第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在优服务促便利方面,我国持续推动贸易便利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贸易便利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2022年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十年来,我国海关聚焦通关便利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了一系列硬招实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近年来,海关总署每年都会牵头部署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开展的时间也在延长、专项行动参与的城市不断扩容。
2021年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为期4个月,2022年至2024年的专项行动为期5个月。
在行动规模方面:
2021年在8个城市开展: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杭州、宁波。
2022年扩容至10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青岛、厦门。
2023年扩容至17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唐山、南京、无锡、杭州、广州、东莞、海口。
2024年扩容至20个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唐山、南京、无锡、杭州、广州、东莞、海口、沈阳、济南、合肥。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将在全国25个城市开展。
据海关总署介绍,这25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沈阳、大连、上海、南京、无锡、盐城、杭州、宁波、合肥、厦门、济南、青岛、郑州、广州、深圳、东莞、海口、重庆、成都、贵阳、乌鲁木齐。
此次专项行动为期5个月,政策举措涵盖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领域,包括5方面任务29项措施,有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进一步促进物流畅通;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降本增效等。
今年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会,规格高。何立峰出席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这也是他首次出席这一会议。
何立峰指出,要抓好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在取得阶段工作成效基础上,将成熟的举措和经验做法尽快在全国复制推广。
近期,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挑起贸易战,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我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但“天塌不下来”。不少外贸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抵御风险。
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也离不开更优的营商环境。
在此次部署会上,何立峰指出,要直面近期美对我加征关税的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加大政策供给,解决实际问题,加力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动能,以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激发活力、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增长。
他还提到,要深化国际交流,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扩大“朋友圈”。要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合作,深入实施“智关强国”行动,更好服务发展大局。
另据海关总署消息,海关总署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国外贸形势复杂严峻,广大企业热切企盼更多政策指导帮扶。
“海关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与广大外贸企业齐心协力,营造更加快捷便利、更加畅通高效、更加协调透明的口岸营商环境,着力应对外部冲击、激发活力、稳定增长,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
校对|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