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本届上海车展几乎看不到突破性的技术发布。

原因有二。

一是合资品牌过去几年被市场打压得厉害。

所以,它们心里很清楚,自己那点所谓的突破性技术与中国市场的热点有方向性的差异。就算拿出来了,你们也不一定看得上。

二是国产品牌特别突破性的技术在最近两三年已经陆续释放,留给今年上海车展的,就剩下一个“迭代”。

所以,几乎每一家都在忙着开从3.0到4.0,从4.0到5.0的发布会。


坦克品牌展台前,安静摆放的长城汽车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绝对称得上中国汽车制造工业史上一项极其重要的突破性技术发布。

原因简单而直接,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家国产汽车品牌能够独立研发制造出这么一件工业艺术品。

现在的问题是,市场还需要吗?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有用吗?

开门见山,既然长城汽车将这台发动机放到坦克展台,就表明长城汽车已经给出了答案:它不仅有用,而且还必须和状态良好的坦克品牌完成深度绑定。

长城汽车的坚持与坚守,由此揭开了用技术深度,托举坦克品牌市场高度的三层逻辑。

第一,动力总成必须高度自主化。

众所周知,2021年是坦克品牌元年。

支撑这个品牌诞生的技术底座是同年长城汽车发布的3.0T V6+9AT这套完整的动力总成。

然而,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2021年宣布“将年营收的4.2%投入研发”时,外界尚未意识到这将成为坦克品牌崛起的伏笔。


本届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80kW,峰值扭矩850N·m,热效率达38%,直接对标奔驰G 500的4.0T发动机。

当然,该发动机从燃烧模型设计到缸体铸造工艺完全自主,使坦克品牌在高端越野市场摆脱了外资供应商的技术钳制。

值得一提是,这款发动机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到与P2电机的联合应用问题。

所以,将来如果这个大家伙也配合一个大电池跑起来,也不用担心发动机+电机的空间问题。

第二,只有固化的思维,没有固化的越野平台。

坦克平台从诞生那一天起,都没有停止过进化。其主要方向是,从机械结构到智能系统的升维。

据坦克工程院2024年技术公报,坦克平台3.0版本的技术突破,体现在三把差速锁从机械式向电控液压式的迭代,响应时间缩短至120ms。

实测数据显示,配合可断开式稳定杆、氮气减震系统,以及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全地形系统,坦克500参数图片) Hi4-T的越野脱困指数(RTI)达到735分,超过路虎卫士的702分。


第三,用户共创生态,是技术落地场景化验证的最佳策略。

坦克品牌通过“坦克学院”用户社群收集的12.7万条越野场景数据,曾经反向指导研发团队优化分动箱速比、改进涉水喉结构等。

这种“数据驱动研发”的模式,最新的产品成果就是本次车展的坦克300虎克版。

作为超强越野的存才,坦克300虎克版的接近角从29.6°提升至35°,超过牧马人Rubicon的34.3°。

新车的“重载改装套件”,包含可承载2.5吨绞盘的一体式钢制前杠,以及支持车顶帐篷+车载冰箱的拓展供电系统。

这种“出厂即改装”的产品思维,推动越野消费从功能需求向生活方式进化。

配套的“坦克路书”APP已收录全球327条认证越野路线,构建起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这一切,都是用户意见落地后的结果。

按照用户的说法,长城汽车在打造坦克品牌的过程中主打一个“听劝”。


所以,如果你孤立地去看,无论是3.0T还是4.0T这类大排量发动机,似乎总有些与时节不和的感觉。

但从技术突破、应用升维,以及场景落地等多角度去评估,坚守大排量发动机+硬派越野的组合,既是对越野的敬畏,更是走向高端越野市场的必经之路。

市场是不会说谎的。

四年前,坦克品牌以“越野新物种”的姿态切入市场;四年后,在2025上海车展7.1H馆的聚光灯下,坦克300虎克版惊艳亮相。

四年的时光空间,被坦克品牌全球65万辆的销量业绩填满。

可以肯定地说,是长城汽车在动力总成、越野平台、智能系统等领域持续深耕的技术图谱成就了如今的坦克品牌。

羽翼渐丰的坦克品牌,已经完成了从技术高原到市场高峰的完美兑现。

如果说市场反馈已经证明,坦克品牌通过技术路线的正确选择,已经完全达成了品牌的战术意志。

但一个品牌的存续和发展必须有战略层面的深度考量。

而坦克品牌从2.0T到3.0T,再到4.0T,动力系统的层层攀升,同样是为了助推品牌战略思维的落地。


首先,产品布局的矩阵效应已经产生。

随着4.0T V8双涡轮增压的推出,坦克品牌的产品矩阵已形成清晰梯度。

坦克300系列‌,覆盖中级硬派越野市场;

坦克400系列,覆盖中大级硬派越野市场;

坦克500 系列,主攻高端越野细分领域;

坦克700系列,占据豪华越野主流市场;

坦克800系列,剑指高端商务越野蓝海市场;

坦克900系列,开辟超豪华越野新品类。

其次,燃油、混动、纯电技术路线并行演进‌,动力形式多元化的格局得到确立。

坦克品牌采取了“燃油基盘+混动主攻+纯电储备”的技术策略。

包括4.0T V8发动机在内,保障了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直击越野车的核心价值点;

Hi4-T/Z混动系统实现综合续航超1100km,电动化、智能化的节奏一直在线;

有消息显示,纯电平台储备的坦克700 EV概念车已完成漠河极寒测试。

不仅如此,长城汽车一直处于氢燃料电池研发的头部阵营,当加氢站突破临界点之后,坦克品牌出现燃料电池车型也不足为奇。


就目前这种技术冗余设计,坦克品牌“服务全球”的战略思想将最大程度得到践行。

比如,在澳大利亚、中东等偏好燃油车的市场,截止2025年3月,坦克品牌市场份额升至12.6%。

在俄罗斯图拉工厂投产的坦克500 Hi4-T,针对极寒环境开发了电池组自加热系统,使-30℃环境下的纯电续航保持率达78%。支撑其在当地豪华车市场斩获9.3%份额。

而在多动力形式包容性更强的国内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坦克品牌在硬派越野市场的市场份额高达30.47%‌。

最后,长城汽车对大排量发动机的坚守,本质是为了实现新能源时代的战略对冲。

当车辆处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时,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衰减约35%,而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仅损失12%;

当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倒逼下,奔驰宣布停止开发新一代V8发动机时,长城汽车逆向投入,使坦克品牌成为全球稀缺的高性能燃油越野车供给者;

当长城汽车将4.0T V8发动机与P2混动架构结合,开发出综合功率450kW的插混系统时,这种“油电共生”模式,已经为大排量发动机找到新能源时代的生存空间。


所以,其实无论任何时代,硬核技术的突破永远是最坚固的竞争壁垒。

在汽车工业的马拉松赛道上,唯有掌握基础科学原理与极限制造能力的玩家,才能跨越周期波动,成就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坦克品牌的实践,正在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一条“技术立身,全球立标”的新航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