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子
似乎没有一个喜欢汽车的人很期待这届上海车展。
尤其是小米宣布YU7缺席以后,本届上海车展的路人缘更淡薄了一些。
“别着急,该来的会以最好的状态来。”小米副总裁如是说。言下之意,上海车展已经不值得这个内卷时代大家为其加班赶点。人家准备好了以后,花香蝶自来,不用靠A级车展。
我也问了18个非汽车行业的朋友,50~100块一张的票子我白送,他们会愿意来车展溜达一下吗?
17个都怒斥我,你钱多就算了,还要浪费我们时间干嘛,逼着我们陪你工作吗?我们又不买车。
还有一个以前会买观众票逛车展的朋友,看我可怜多说了几句:“往年四月份的车展还能期待一下,因为四月份是一年之春,功利心没11月的(广州车展)那么重,能看到不少新车新技术的新奇玩意儿。带孩子们逛逛也挺有意思的,那些概念车怎么都能给小孩带来点收获,但现在不行了。”
我问他,现在车展不能带给你这些了吗?
他反问我:现在新能源技术看似厉害,可除去续航不同,蒙上车标各家新车有什么大差异?你说轿车SUV车型定位总归不同?可现在谁家没有个全产品线布局?你就算跟我说智能技术,但有几个技术是自己研发的?华为这两年名气大吧?可问题是华为是造汽车的吗?你告诉我,我去车展看个啥?用尽全部脑子玩找不同吗?
我被他轰炸炮般的疑问句问住了。于是打开了第21届上海车展展位图,细细研究了一番以后,得出了三个结论。
结论一,这盛世如新能源所愿,这届上海车展“没用的”品牌更少了,未来还会更少。
“没用”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销量表现出来的没用,另一方面是这个品牌本身就濒临被市场淘汰的边缘,或者是直接没等来车展,已经game over了。
前者譬如雪佛兰、现代、起亚、捷尼赛思,它们都是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就几乎从未缺席过A类车展的存在,这次都选择不来了。其中雪佛兰的形势最严峻,上海车展怎么说也算是它的主战场,这都缺席,形势实在不容乐观。
另外还有一汽-大众捷达(参数丨图片)、东风日产启辰、神龙汽车(雪铁龙、标致)、斯巴鲁几个品牌,它们都同样选择这届上海车展不来了。
再说后者,指的是哪吒汽车、极越、合创、远航、极星。好歹都是这几年车展的熟面孔了,除了极星是品牌面临转型还有一些可能,其他四个基本都是生死一线间了,其中最令人唏嘘当属哪吒和极越。
2022年哪吒的销量还以15.2万辆占据新势力销量榜首,结果暴雷就在一夜之间。2024年底还辟谣呢,2025年开年之初CEO张勇就清空微博远赴英国声称还在为公司奔波,上海车展这个热闹,哪吒汽车注定是赶不上了。
极越汽车则是过去每次车展都会搞个创意十足的科技感展台,努力塑造自己汽车机器人的形象,它也倒在了车展之前。百度财务审计发现它账面存在大量缺口只是多米诺骨牌倒塌的开始,随后CEO夏一平被员工围堵,员工经销商全网讨薪直播闹的是沸沸扬扬。
只是我在研究展位图时也发现个戏剧化的场面,就是6.2H的场馆图里极石展台赫然在列。
说好的创始人昌敬清空社交账号、极石汽车生死难料呢?照这个趋势看,它还能否挺到下届车展也是个疑问句。
结论二,想买新能源车的人福气还在后头,这个时代就是属于新能源和等等党的。
真掰着手指头数,这届车展还是有不少新车的,虽然大部分已经在车展前夕开完了新品发布会或是上市发布会。
新车们单拎出来,更新内容也大都抵不住开篇那位朋友的连环质问,但耐不住价格和配置的不停内卷之下,利好消费者也是其向好的一个趋势。曾高傲如上海车展,现在看来也难以避免沦为汽车展销会的事实。
我强烈建议每个想买新能源车的人都来逛上海车展,因为这就是比价、比配置的完美场景,每个展台的销售都将竭尽全力留住你。
如果作为一个消费者你来到这届车展,想寻找一台15万以内的家用车,可以重点关注下面这几个展台,它们几乎都是用最新的技术搭配最卷的配置,把家用性价比尽可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到了极致——
蔚来展台的萤火虫,设计新颖,产品力划重点有电机最大功率105kW,后驱和一大堆的安全配置,提供同级别最多的9安全气囊,关键是它可以换电啊朋友们。
吉利银河展台的星耀8,性价比不输比亚迪。不到14万的价格,全系标配“千里浩瀚”高阶智驾,高速/高架NOA,顶配版本还有激光雷达,其他版本还有全景天幕、AR-HUD、FlymeAuto系统,甚至副驾老板键、通风加热按摩这些都有。
零跑的B01,定位智能家用轿车,基于全新的LEAP3.5技术架构打造,采用8295芯片智能座舱,8650智驾芯片+激光雷达的高阶智能驾驶,可以说是把性价比压到了极致,同时外观设计还挺有自己的品牌设计特色。
比亚迪海豹06 DM-i旅行版,它也是比亚迪进军更多细分市场的一款车型,除了延续比亚迪一贯的高性价比之外,这款车就是为了满足更多喜欢旅行车设计的消费者。比亚迪的孩子是越来越多,如果真的不知道选什么,比亚迪总是一个不会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买的是一辆二三十万的车,那么恭喜你进入了新能源市场开花结果大乱斗的舞台。而你,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就是众人都在竭力讨好的对象——
小鹏汽车带来了最新的G7,定位中型纯电SUV,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别看人家名字是G7,它的轴距甚至超过了G9,长到2890mm,大屏智能化那都是小鹏的标配,动力方面采用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小鹏G6搭载同款驱动电机。
乐道带来了L90,作为蔚来乐道品牌旗下的第二款车型,它是辆大型SUV,采用三排6/7座布局,基于蔚来的NT3.0平台打造。智驾方面它取消了激光雷达转而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动力方面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配置。
阿维塔展台有阿维塔06,亮点是华为全家桶,搭载HarmonyOS 4.0车机系统和华为乾昆ADS3.0智驾。增程版车型的加入也是另一个卖点,具体来看,纯电版本cltc续航有650km,增程版本车型纯电续航有240km,四驱版零百加速在3s级别。
极氪展台重磅选手是极氪007GT,个性化的猎装设计,而且最近刚上市,可以享受到限时权益价19.99-22.99万。配置有双电机四驱版带来的狂暴性能,无框车门和后备箱容积拓展高达1250L,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浩瀚智驾2.0系统,支持城市领航辅助。
如果你的预算更充足,30万以上或者更高,你的需求是车子更大更能装或者更有面儿,也有以下这些新能源在等你——
问界展台的M8,华为生态的又一个爆款产品,刚上市1个小时大订量就超过2万台的爆单选手。鸿蒙OS4.0座舱支持多设备互联,ADS 3.0智驾系统实现无图城市NOA,六座布局+零重力座椅,还有增程式动力CLTC综合续航1526km,压力给到了同样瞄准家用市场的理想这边。
而理想这边会带来首款纯电动SUV,理想i8。目前给到的参数有车长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同时配备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技术,同时配置新一代ATL全天候激光雷达,据说能在130km/h的速度下实现AEB刹停,预计价格会在30-40万区间。
还有深蓝汽车带着S09也在跃跃欲试,同样是超过5米的车长,超过3米的轴距,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华为乾昆智驾ADS3.0系统同样不会缺席。
如果你是个很有钱且想买一辆豪华车的人,同时你的性格更加注重新体验和新产品,除去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红旗金葵花、尊界S800和极氪009光辉,极氪在这次车展还带了自己的新车极氪9X。
未来极氪9X将和009光辉组成光辉家族,它作为极氪品牌的首款混动车型,将首发搭载极氪超级电混技术,采用全域800V高压架构+四电机混动系统,融合纯电、插混、增程三者的优势。智能化层面还搭载5激光雷达与双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将达到1400TOPS,支持跨层记忆泊车及城市NOA。
一言蔽之,极氪9X说自己是年轻人自己的“库里南”,预计售价超过百万。
新能源时代的发展速度,真是比高山上滚落的巨石还快。上届上海车展还是两年前,彼时传统燃油车型还有58款,新能源车76款,当时新能源车占比首次超过燃油车。
那时候有车媒说“上海车展逼死燃油车”的论调刚刚扬起,反驳的声音还有不少,如今俨然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现实。
哪怕不要说对比两年前的上海车展了,只对比半年前的上一个A级车展(广州车展),各家的车型和产品都升级了不止一个台阶。简直可以用献祭自己,燃烧销量来形容。
所以从这届上海车展的新车来看,新能源时代就是属于等等党的。如果你真的等不了,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就要学会安慰自己,早买早享受,别的少看。
结论三,过去认知中的传统豪华/合资品牌虽然步子慢了点,但大家也都没停下来。
尽管曾经逛车展,最好拍照打卡的超豪华馆已经不复存在,但咱们路上常见的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大多都还在,而且它们的新技术新车型也还都在努力中。
这次上海车展据说上汽大众首款增程式概念车ID.ERA来了,量产版本定位全尺寸6座SUVF,搭载Momenta高阶智驾。
奔驰纯电CLA长轴版也在上海车展进行全球首秀;基于奥迪AUDI E概念车打造的量产车型,奥迪和上汽联合打造的奥迪E5 Sportback在这届车展首发。
还有奥迪首款搭载华为ADS2.0的车型,一汽奥迪A5L也在上海车展驻场,特殊的是它虽然配备了双激光雷达+11摄像头,并支持城区领航,但它仍然是辆燃油车。
另外也还有雷克萨斯展台的全新雷克萨斯ES;广汽丰田展台的中型纯电轿车丰田铂智7;东风日产展台的新能源决心力作东风日产N7,值得展开说的是,它采用了和Momenta合作开发的高阶辅助智驾,支持高速/城市NOA和全场景泊车。
宝马也带来了自己的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据说它不仅拥有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还有一个驾控超级大脑。
最后还有一款想要一笔带过的新车,是同样在宝马展台亮相的M3旅行版。按照当前这个市场环境,或许它会是燃油旅行车爱好者们最后能买到的狂欢。
这届上海车展的主题叫“拥抱创新,共赢未来”,颇值得玩味。
所有还能参加这届上海车展的车企们,至少都做到了前半句,因为做不到的车企们都出现在了结论一里,成了“没用的”品牌,暂时暗淡离场。
而后半句里的共赢,所有人心知肚明,当前只是一个奢望愿景。新能源新车同质化严重、价格内卷大乱斗的现实困境暂时无法妥善解决,如果有天“战斗”真的放缓,那也必然是伴随着上述某些车企的陨落同步进行。
未来会是怎样呢?
由于当下过于魔幻,实在难以展开想象。就像一个月以前不会有人质疑这届车展的关键词仍会有“智驾”,可一场由小米汽车为底色的车祸惨剧,让全行业对此全部哑火在上海车展前夕。
能确定的只有一点,就是这场新能源盛宴还远没到结束时候,无论是否期待,所有人都必将身处其中,参与其中。
新能源时代还需要更多的垫脚石,站上山顶的人我们都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