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4日讯(编辑 赵昊)联合利华和雀巢公司正通过提价来抵消飙升的商品成本,两家公司在第一季度均公布了好于预期的销售额。

这两家公司在疫情期间因通胀而失去市场份额。他们表示,随着全球贸易战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再次推高成本,消费者将不得不承担部分损失。

雀巢首席执行官傅乐宏(Laurent Freixe)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正尽可能多地提价以弥补成本,同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关注消费者的反应。消费者情绪普遍低迷,不仅在美国如此,而是普遍现象。”

过去一年里,咖啡、可可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迫使雀巢及其竞争对手要么提价,要么面临利润率缩水。在一些市场,提价幅度达到两位数。

但如果将更多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可能会导致他们转向更便宜的无品牌替代品,两家公司在疫情后提价过高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

投行TD Cowen分析师Robert Moskow表示,大型食品公司现在需要谨慎行事,因为他们曾在疫情期间过高提价削弱了品牌地位,导致消费者质疑其性价比。

两家公司表示,他们在提价时是有选择性的。雀巢指出,在某些市场,对咖啡和巧克力产品(如Nespresso胶囊咖啡和KitKat巧克力)进行两位数提价只会造成“有限的客户干扰”。

雀巢的傅乐宏表示,在发达市场,大多数价格谈判通常在年初进行,这意味着公司基本度过了涨价期。

花旗分析师Cedric Besnard在报告中写道,虽然财报没有出现“额外负面因素”让雀巢感到宽慰,但报告“并未回答关于产品组合或销量增长恢复形态的长期问题”。

对联合利华而言,在北美等发达市场,提价与销量增长更加均衡,公司销量增长了4%。然而,该集团的新兴市场部门——占其收入近60%,多年来被公司视为增长引擎——表现较弱,大部分增长主要来自提价。

拉丁美洲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高利率降低了消费者需求,导致零售商在市场上去库存。联合利华新任CEO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表示,墨西哥和阿根廷的销量增速已转为负值。

“我们非常清楚消费者面临的持续压力。”费尔南德斯称,公司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例如缩小包装等,“为了保护利润率,提价始终是最后的手段。”

费尔南德斯还表示,今年大宗商品通胀依旧存在,尤其影响个人护理和冰淇淋业务。

Quilter Cheviot股票研究主管Chris Beckett表示:“两家公司业绩中最大的看点是价格再次上涨。全球消费者都感到不确定,这是可以理解的。”

隔夜,美联储公布的“褐皮书”显示,有地区联储报告称,多数企业预计会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同时,成本上升将导致某些需求疲软的行业,尤其是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利润率受到挤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