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提到彩灯,很多人都会想到四川自贡。凭借富有个性的文化品味和艺术魅力,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全球各地灯会的主角。如今,自贡彩灯已经占据彩灯国内市场85%和国际市场92%的份额,行业年产值超过60亿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自贡出发,打开提灯出海的中国故事。


这里是位于四川自贡市的中华彩灯大世界。作为久负盛名的“彩灯之乡”,一直都有“自贡归来不看灯”的说法。在我双手边的这两个彩灯高达18米,它们是以《白蛇传》为创作灵感,采用自贡传统丝架立体造型工艺,制作出白娘子与小青的巨幅头像,夜幕之下灯光亮起,展现出独特神韵。在整个灯会上,一共汇聚了200多组形象各异的灯组。这些庞然大物背后要经过怎样的制作过程呢?让我们一起先去工厂看一看。


在当地的一家彩灯企业的生产车间内,焊花飞溅,一只“大螃蟹”正在成型;另一边,美工正喷颜料上色,鸳鸯彩灯渐显神韵。从设计形象到做造型,再到完成裱糊、彩绘……一个复杂的彩灯制作周期往往会达到三个月。


药瓶、瓷杯、蚕茧,甚至是光盘,这些材料也被应用到了彩灯的制作当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原材料的成本在整个彩灯制作当中占比大约两到三成。此外,企业更多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彩灯制作之中。


一盏灯,点亮的不只是一座城。


30多年来,自贡彩灯点亮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观灯游客累计超过4亿人次。如今的自贡彩灯已成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名片”之一。

提灯走天下 自贡彩灯中国式“东方美学”惊艳世界

从四川自贡到全球舞台,中国式东方美学点亮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自贡彩灯也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面窗口。接下来,我们到荷兰的一座动物园,去看一看它们与自贡彩灯的不解之缘。


荷兰欧维汉兹动物园与中国自贡彩灯的首次牵手,源于2017年园内迎来了两位“国宝级”的明星——来自中国的熊猫“武雯”和“星雅”。为了与这两只中国大熊猫相匹配,动物园决定举办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活动,并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足迹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自贡彩灯上。


自2018年与自贡彩灯行业合作以来,荷兰欧维汉兹动物园已举办了六届“中国彩灯节”。“中国彩灯节”不仅让荷兰民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给中荷经贸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在荷兰之外,中国彩灯独特的“东方美学”也在更多的国家留下了印记。2025年初,在爱尔兰都柏林动物园,如约而至的自贡彩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在新加坡,最热闹的唐人街“牛车水”,数千盏自贡彩灯将节庆的氛围推到了高潮。


各式各样的彩灯不仅展示了高超的制作工艺,更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闪耀在全球各地的自贡彩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名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