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幕上的张桐,是《亮剑》里耿直忠勇的“魏和尚”,是《觉醒年代》中慷慨激昂的李大钊,也是《绝命后卫师》里铁血柔情的陈树湘。
这些角色或憨厚、或悲壮、或深邃,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拿下飞天奖的80后首位视帝,曾因导演一句“你不会演戏”跌入深渊,两度试图自杀?
1981年,张桐出生于天津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计算机系。若按常理,他本该成为程序员或工程师,但大二时一场关于“人生价值”的演讲,点燃了他心底的表演梦。
不顾父母反对,他退学远赴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从零开始学表演。
在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的求学岁月,是张桐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之一。
父母为支持他的梦想不惜卖掉家中唯一住房,而张桐自己则过着极度拮据的生活。
为了省钱,他曾在寒假独自留守空荡宿舍,每天仅以方便面果腹;夜间在冰淇淋店打工至凌晨,偶尔走秀赚取微薄生活费。
2002年,拿到戏剧硕士文凭后,他回国追梦,本以为能在演艺圈大展拳脚,却发现,没有背景的新人寸步难行。他租住地下室,带着简历奔波于各个剧组,却屡屡碰壁,一度沦落到北影厂门口蹲守群演机会的地步。
转机出现在2005年,《亮剑》剧组正在寻找饰演李云龙警卫员"魏和尚"的演员。
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张桐主动请缨,虽然角色要求武术功底而他并不擅长,但在试镜时,他硬着头皮打了一套漏洞百出的拳法,竟意外获得认可。
《亮剑》拍摄期间发生了许多趣事。有一场戏需要他背着李幼斌奔跑,为了能在到场媒体前多露脸,他超额完成任务,结果力竭时将李幼斌摔了出去。
李幼斌又好气又好笑地说:“弟弟,想出名我不妨碍你,但你不能把我摔死吧!”
尽管闹出笑话,李幼斌和张光北却十分欣赏这个实诚的年轻人,常在生活上关照他。
《亮剑》播出后风靡全国,“魏和尚”的忠勇形象深入人心,24岁的张桐一夜成名。
凭借“魏和尚”走红后,张桐片约不断,先后出演了《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的儒商孟洛川、《铁梨花》中的军阀牛旦、《中国近卫军》中的军人夏若女等角色。
然而成也“魏和尚”,困也“魏和尚”。
此后多年,尽管他尝试了各种角色,始终未能撕掉“魏和尚”标签,直到2010年一场毁灭性打击降临。
在与一位新人导演合作时,两人对角色理解产生严重分歧。导演不断当众羞辱他:“你到底会不会演戏?”
整个拍摄过程中,张桐的表演被全盘否定,甚至遭到剧组孤立。长期的精神打压让这个曾经自信的演员陷入深度自我怀疑,最终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抑郁症期间,张桐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经常用头撞墙,甚至两次试图自杀。
在家人和女友不离不弃的陪伴下,经过长达三年的专业治疗,张桐终于走出阴霾。这段经历让他对生命和表演都有了全新认识,为日后的艺术突破埋下伏笔。
战胜抑郁症后,张桐的演艺事业迎来转机。
2016年,他在革.命历史剧《绝命后卫师》中饰演红军师长陈树湘。
为塑造好这位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他查阅大量史料,深入理解角色精神世界。拍摄期间,他主动要求真实还原战争场景,甚至因爆.破戏意外受伤也坚持完成表演。
这份执着最终获得回报,37岁的张桐凭借此剧荣获第31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成为首位80后视帝。
2021年,张桐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峰。在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剧《觉醒年代》中饰演李大钊。接到邀约时,他一度犹豫:“怎样才能让这个人物既符合历史,又真实、生动、鲜活?我觉得太难了。"但最终,他决定挑战这块"硬骨头”。
为贴近角色,张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研读李大钊著作、观摩前辈表演、甚至学习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言行举止。
剧中一段长达15分钟的马列主义演讲戏份,包含大量专业术语,他竟一气呵成完成拍摄,令全场演职人员自发鼓掌。
导演张永新评价他塑造的李大钊“像一座塔一样,矗立在画面中”,不是最"形似"的,却演出了革.命先驱的"灵魂"。
尽管《觉醒年代》口碑爆棚,张桐饰演的李大钊获得广泛好评,他却在白玉兰奖提名中意外落选,引发观众热议。
对此,张桐始终保持淡然:“提不提名、获不获奖都不重要,因为我的演技早已得到了大家的证明。”
这种超然态度,正是历经风雨后的通透与从容。
而这一路走来,多亏了妻子关思婷的关心呵护。
两人2006年拍摄《中国近卫军》时相识,关思婷的细心体贴打动了内向的张桐。当张桐抑郁最严重时,关思婷始终寸步不离守护。2012年,两人结束6年爱情长跑步入婚姻。如今43岁的张桐,与妻子关思婷已携手走过13年。
被问及为何不要孩子时,张桐坦言:“思婷陪我度过最难的时光,我们更珍惜二人世界的纯粹。”
在浮躁的演艺圈,张桐始终保持难得的清醒。他不参加综艺,很少接受采访,社交媒体上多是读书心得和表演感悟。闲暇时,他喜欢泡在图书馆,或与妻子一起做义工。
从清贫留学生到飞天奖视帝,从抑郁患者到实力派演员,张桐用二十年完成了一场生命的涅槃。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张桐用坚守证明:真正的演员,终会以角色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