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时的轻松告别,竟成了最后的道别。

13人顶着危险上山搜救,发现他们时身体已经冰冷僵硬,推测可能因低温症而丧命。

现场的情景令人动容,救援队员含泪回忆:“找到的时候,帐篷已经被狂风撕得粉碎……”



事件回顾

随着春天的脚步慢慢靠近,五一假期还未到来,热爱自然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开始计划属于自己的徒步冒险。

秦岭中一条名为“光鹿跑兵冰”的路线,因其壮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探险者的目光。



4月20日夜晚,两名户外爱好者,一位43岁,另一位30岁,满怀憧憬地整理好行囊,准备从家中出发。

他们都提前告知了家人,家人觉得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徒步者,之前也多次参与过类似的活动,因此没有反对。

临走前,他们轻声告别,却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见面。

4月21日早晨,他们还在家庭群里报平安,分享着旅途中的喜悦。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命运的转变却悄然而至。

当天下午四点左右,他们彻底失去了联系,电话无人接听,信息也没有回应。

家属察觉到不对劲后,立刻选择报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

警方接到报警后,救援工作马上启动。



位于西安的救援队消息一传出,热心的驴友们纷纷自发加入救援行列。

据网友描述,凌晨四点,他们赶到了王家大院。

22日早上七点,由10名驴友和3名当地村民组成的13人救援队伍分成三组展开了行动。

他们分别从干人洞(西寺沟)、天赐寨沟以及塔尔沟上山,踏上了艰难的搜寻之旅。



救援人员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更为严峻……

极限救援

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行走路径极为险峻,高山与峡谷交错出现,每一步都充满风险。

即便这些救援人员都是登山老手,经验丰富,但仍然需要两人相互扶持才能继续前行。



除了复杂的地形,天气的变化更是难以预料。

在山脚下,还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越往山顶攀登,环境就越显得荒凉。

这种剧烈的气候差异,对登山者的体能和装备都是极大的考验。

经过四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救援人员在跑马梁附近找到了这两名失踪者。



救援队公布的现场画面让人心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名30多岁的年轻人,被发现时躺在裸露的草丛里,没有搭建帐篷,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冲锋衣。

他的身体蜷缩成一团,双手紧贴胸口,脸上还带着痛苦的表情。

沿着他前进的方向大约500米处,救援人员发现了那位43岁的驴友。



他虽然搭起了帐篷,但帐篷已被吹得破烂不堪,他裹着睡袋,嘴唇发紫,脸色苍白,显然没能熬过寒冷的夜晚。

根据两人去世时的状态,网友们推测很可能是低温症导致的悲剧。

有人疑惑地问:“这个季节并不算冷,怎么会冻死?”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光鹿跑兵冰”是秦岭最危险的穿越路线之一。

全程50公里,需要翻越5座海拔超过2500米的山峰。

而且4月的秦岭山顶可能会突然降下大雪,他们却只携带了适合春秋季节的装备。

这条路线本身就已经极具挑战性,反向穿越更是对体力的极大考验。



有网友分析:“这种季节,山顶晚上温度可能降到零下,风大的让人站不稳,他们可能迷路了,又没带足够的保暖用品。”

这场救援堪称“与时间赛跑”,但最终还是没能战胜时间。

实际上,在家属报警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两人在21日下午失去联系,家属晚上8点才报警,救援队凌晨4点才集结。

但由于深山夜间无法开展搜索,耽误了将近12个小时。

而且他们两人同行,一旦发生意外,连求救的人都找不到,沿途信号缺失,水源稀少,一旦受伤或遭遇低温症,救援难度极高。



消息在网络上公开后,网友们的意见出现了两极分化:

有些人表示支持,“人生需要追求,死在山间也比躺在床上更有意义。”

也有不少人持不同看法:“所谓的自由其实是自私,浪费公共资源,给家人带来痛苦。”

当然,也有理性的声音:“探险不同于冒险,专业的训练和应急方案缺一不可。”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事故屡见不鲜,明知有危险却依然勇往直前。

失去的不仅是一条生命,更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据说其中一名遇难者还未婚,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实在令人惋惜。

山一直都在那里,但生命只有一次,这两名驴友用生命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大自然从不会怜悯鲁莽之人。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参考信息源:[1].官方媒体:澎湃新闻 2025-04-24《痛心消息传来!两人不幸遇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