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室凌晨的灯光映照着哈尔滨市公安局呼兰分局腰堡派出所,也照见了步履匆匆的代理所长陈垚,九年光阴里,他把辖区每条街巷走成掌心纹路,也用服务群众的点滴将警徽在心中反复擦亮。无论是火场不顾安危的救援,还是对困难群众的无私帮助,都是无声地诉说他最朴素的坚守——“警徽扛在肩上,责任就得种在泥土里”。


严寒抱薪者:服务群众暖民心

一年深冬,陈垚接到辖区内居民报警称,有位流浪老人居住在废弃房屋,疑似需要帮助。冰城的冬天滴水成冰,刚下过暴雪的村镇冷风如刀,情况危急,刻不容缓,陈垚立即带领民警赶往现场,所见场面让他吓了一跳:一位老人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风雪顺着破碎的窗户飞进屋内,可他全身上下只披着一块破毡布御寒。

见到警察的老人挣扎起身:“我马上走,我马上走……”陈垚却在他面前蹲下:“走啥呀?跟我们走,我们给你安排地方住!这屋这么冷,能住人吗!”他安抚老人的情绪,并将老人带回派出所,给他喝热水,披衣服。经询问得知,该老人家住白奎,没有亲人,独自在呼兰务工,由于极端天气阻断公路,无法回家的他为避风寒至废弃房屋过夜。陈垚自费为他订好房间,让他能在温暖的床上安心休息,联系上当地村支书后,用警车将老人安全载回家中。

面对老人的反复感谢,陈垚笑着回答:“我们警察就是帮助人民百姓群众的!谢什么?”为困难群众拾薪抱柴,陈垚点燃的篝火在寒冷的冬季温暖着所有人的心。

火场逆行者:舍己为人保安全

“亚冬会”期间,执行任务的陈垚发现一栋楼内出现大量浓烟,经验在心头按响警铃,他立即挨家挨户敲门排查,终于确认了起火房间。

满室浓烟如黑蛇般窜出,几乎无法观察具体火势,陈垚来不及多想,迅速冲进屋内将屋主救出,并切断可能造成二次危害的电源和煤气阀门。拨打消防救援和急救电话后,他来不及休息,为脚部受伤的屋主包扎伤口,又立即带领楼内警力对100余户200余居民进行紧急疏散,安抚群众焦虑情绪。很快,消防救援与急救部门赶到现场,在他的紧急处置下,除房主脚部受伤外,并未发生其他人员伤亡事故。

因多次冲进火场开展救援工作,陈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嘴唇发紫,但他坚持不下“火线”,直至救援结束并确认现场无任何火灾隐患后,才接受救治。“我的对讲机在哪?一定暂时替我把勤务安排好,我很快就回来……”刚刚被抬上救护车上靠着模糊的意识反复叮嘱同事,随后就不省人事了。

经过短暂就医,陈垚中毒状况有所缓解,他又因放心不下安保任务匆匆返回工作岗位。连续奔波让他的症状再次加重,可他紧咬牙关、负重前行,直至任务结束才返回医院接受治疗。“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任何一名警察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样做的。”生死攸关的抉择被陈垚说得轻描淡写,他心中没有个人安危,只想着群众的安全。


初心践行者:脚踏实地做警务

身为派出所代理所长,加班和昼夜颠倒是常态,有时还会经受连续出差的奔波。两会期间他承担重大使命,往返于北京、齐齐哈尔,深入社区街道,积极沟通协调,制定维稳方案。在外地的日子,他常常忙到深夜才在临时休息点稍作休息,第二天又全神贯注投入工作。

即使圆满完成维稳任务,他也没有回家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去了派出所。基层工作就是这样一环连着一环,不是因为民警不想家,而是因为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事从来都离不开人。连续值班二十多天,调解群众纠纷、处理突发事件、协调所内任务,人来人往的派出所分外嘈杂,他的身影却格外坚定。

整天忙工作,家里的事顾不上,就连孩子都没时间好好说话,对家人的亏欠总让陈垚难受,但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只能耐心地解释复解释:“作为派出所所长,必须要坚守岗位,保障大家的安全。等任务结束,我一定好好陪你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妻子成了处理家里大事小情的“顶梁柱”,孩子也会在作文里骄傲地写:“我的爸爸是个警察,他很忙,总是不在家。但我知道他是在保护很多人,我为他感到骄傲。”亲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人民警察背后的支撑力,在陈垚的带领下,派出所民辅警干劲十足,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陈垚在公安战线上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这面飘扬在基层治理一线的鲜红旗帜,用坚守与担当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用行动书写着“枝叶总关情”的为民答卷。(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