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的两名初中生,收到了由校长亲手赠予的两套全新校服。“你们的义举获得了全社会的‘点赞’,全校师生都为你们感到骄傲。”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蒲坚叮嘱道,“希望你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为身上的校服、胸前的校徽增光添彩。”

日前,不慎落入窨井的巫女士向成都市树德中学学生但沛宸与杨明浩赠送了一面锦旗,对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表达感谢。“救人时,有孩子受了轻伤,有孩子磨破了衣裤,赠送新校服既是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要,也是希望以此表彰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助人精神。”蒲坚说。

4月10日傍晚时分,巫女士去院子中庭处收晾晒的衣物,因为老旧小区改造正在施工,窨井还没有封口,仅以防护网覆盖。“没来得及反应,我已经落入了井里,一连呛了好几口水。”井口处虽狭窄,往下却逐渐宽阔,水深至少两米,巫女士表示,“我不会游泳,害怕极了,只能抓住四周断落下来的防护网,拼命呼救。”

巫女士感到绝望之际,一双手抓住了她的胳膊,紧接着力量变成了两股,一次、两次、三次地将她向井外拽。一点点地脱离污水,巫女士发现,是两个少年救了自己的性命。等她缓过神来,两个少年已经消失在了人群中。巫女士家人经过多方寻找,才得知救人的是树德实验中学两名学生:初三年级学生但沛宸和初二年级学生杨明浩。

对于两位学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行为,“不意外”是他们各自的班主任共同的评价。“孩子的助人精神纯粹且珍贵,因为他们心里有力量,眼中有他人。”但沛宸的班主任龚剑表示。多年来,树德实验中学倡导“学生自治”,让学生亲历情境、亲身体验,更有责任感;鼓励学生择善而从,在他们心中种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种子;坚持积极心理培育,让孩子们阳光向上生长,乐于关爱他人;长达10年的家史课程,镌刻了孩子们爱国爱校,大义勇为的精神气质;而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优良的家风、校风,也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

“明浩最可爱的一点是一腔热血之外,还有理性与智慧。”杨明浩的班主任王雨竹补充,“我经常和孩子们强调要做善良的人,以善良为底色,定能支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除了有善心还要动脑筋,择机而行更能实现‘好心办好事’。”看得出来,班主任为她的孩子的勇敢和镇定感到非常欣慰。

在这次事件中,“救人”是但沛宸与杨明浩的本能反应。两个少年此前并不相识,却能够快速反应、默契协作,智慧救人,毫不张扬。直到锦旗送到学校,两个少年依然淡然从容,保持着原本的生活状态。面对“找上门来”的感谢与表彰,王雨竹与龚剑更希望孩子能保持平常心态,化鼓励为动力,做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的好榜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陈朝和 通讯员 马晓冰)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校长蒲坚向两名救人学生赠送新校服 马晓冰 摄

作者:马晓冰 陈朝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