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公司原有项目停止,又不愿调去其他项目组的我,在六月底毫无准备地被动失业了。 整理好被抛弃的小媳妇心态,趁着失业空档回家省亲一趟后正式开始更新简历找工作之旅,历经半个月,现在入职新公司一周想来说说失业十五天我领悟到的三件事。
1. 自由职业者比你想象的需要更多自律
眼巴巴盼放假大概是百分之八十的上班族常态,每个上班族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个自由职业梦想。被动失业前支撑着我不愿意转去其他项目的一个念头就是:哼,大不了找个项目自己干,反正不至于饿死,还更自由呢。
但是......以我过了十五天自由生活的经验来说,不要随便羡慕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比你想象需要更严格自律。相信我,百分之九十的人并没有他们以为的那样自律。当你真正闲下来(又没有保障)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是要去做事,必须要去做事。朝着公司指定的工作目标奔跑比一个人没有明确目标地自由制定工作计划更高效,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2.每隔半年出去面试一次
这一点其实是在一篇自媒体文章上看到的,文章大意是:如何让月薪从3千跳到3万再跳到30万以没更高。文章有点夸张,但思路是对的。

我这两份工作的间隔正好半年,实践下来深以为然。
面试,是检验自己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面试,不仅是为了更换工作,在面试的过程中你也能更勇敢面对自己。
在更新简历的过程中总结梳理职业道路,在与不同公司面谈的过程中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职位要求都有助于更全面更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工作价值,同时洞悉自己的长短板,更有针对性地去弥补不足。
最终是否跳槽取决于你的学习成长空间及长期职业规划,但不管结果如何,每隔半年出去面试一次都不失为拓宽眼界、更新自己操作系统的好方法。
同时,这样的面试节奏能够让你保持不与外部环境脱节,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许多职位逐渐被机器取代的今天,只有保持充分的警觉心和灵敏性才能不被时代的洪流冲击,继续向前。
3.你比你想象的更加开阔
如果说换行业的这半年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就是永远不要为自己设限,你比你想象的开阔百倍。
惭愧地说,我是在二十八岁那一年才开始认真思考职业生涯规划这件事。毕业后懵懵懂懂进了第一家公司,一待就是六年,没什么好,却也没什么特别不好。最初两三年的飞速成长期过后,慢慢进入倦怠期,过着"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的日子,对生活没有更多的雄心壮志。但在内心深处能清楚地感觉到我并不热爱它,没有工作成就感,我的生命力和热情在慢慢消耗,创造力和灵敏性也在慢慢枯竭。
无数次心烦的时候想着一定要跳出去,明天就去找新工作,但因为怕麻烦和不够自信,更深层次可能对新环境并没有那么强烈地渴望,害怕经历重新找工作的麻烦,害怕行业经验归零,害怕在外面的市场没有竞争力,这些害怕让我待在"做生不如做熟"的舒适区里犹犹豫豫两三年不敢离开。
在这样的消耗中,唯一的幸运大概就是不曾放弃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对自己真正喜欢事物的探索。
2024年底因为决定跟喜欢的人共同生活需要变更长期居住地,也因为意识到如果现在不改变,那么可能一辈子都改变不了,在经历一个非常磨人的项目后终于下定决心跳出舒适区寻找新工作。幸运的是上一份工作在我最失意、最迷茫、最焦虑的时候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给了我良好的回应和底气。
虽然因为项目效益不佳,遗憾不能跟它共同走下去,但还是对它充满感激,感激它给了我跳出舒适区的勇气,给了我进入一个新城市的缓冲期,给了我看世界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视角,也让我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职业规划有了更明晰和客观的思考。除了深深的感激从来没有后悔,因为它让我的生活又拓展了一个维度,世界变得很不一样。对"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些问题都有了全新的答案。
这半年,我比以前更自由、更开阔、更从容,也更自信。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到了一条符合我的热情和天分,可以长远规划并坚信只要保持成长就能够最终抵达的道路。
对了,薪水其实没有比以前少,反而涨了一点,上升空间也更大......所以不要害怕做你喜欢的事情为时已晚,任何时候都来得及。当你决定要转变航道的时候,不要犹豫太久,马上出发。
现在的我换到完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岗位,跳出舒适区,认识了一些不一样的人,买了一堆从前没想过的书,即将更新"操作系统",激发新的潜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继续为我喜欢的事奋斗。
未来会怎么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作为一枚小小小咖只能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不忘初心,时刻警觉,努力做一个不落后于时代的人。
乔布斯说"你需要找到你所钟爱的,对工作是如此,对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伟大的工作,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的去找,当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