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朝野全面政争,台北市长蒋万安上周提出“倒阁”,蓝营意见领袖赵少康先前态度保留,近日又强烈呼吁国民党推动“倒阁”,重开新战场。党主席朱立伦昨日主持中常会强调,“倒阁”一直都是选项,但他征询的国民党“立委”,绝大部分都不赞成用此方式“自伤”。
朱立伦强调,“倒阁”国民党从来没排除,从年初到现在,他们一直都有讨论,但不要忘了,人民要倒的那一位是赖清德,人民要的是“倒赖”,而不是倒一个赖清德的“稻草人”,今天倒了一个卓荣泰,明天赖换一个“张荣泰”、“李荣泰”,在这个过程中,对方还可以制造蓝白的对立或分裂国民党。
朱立伦强调,在野党的力量一定团结在一起,他和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见面,未来他们一定团结为百姓努力。他表示,一直有征询国民党“立委”的意见,到现在为止,他征询的绝大部分,都不赞成用“倒阁”的方式去自伤,却没有办法伤赖清德。这是目前国民党“立委”的共同意见。
事实上,蓝委们对“倒阁”不可能有统一意见,因为不分区,区域“立委”,进入罢免二阶相对安全选区和“高危”选区,每个人的状况都不尽相同,对“倒阁”看法势必分歧,所以周末传出所谓八成“立委”支持蒋万安“倒阁”主张的新闻纯属谣言。
蒋万安提“倒阁”,在于多位北市“立委”都已经被绿营锁定,因为大罢免只要动员4分之1的热情选民就可以达到门槛,挺绿罢团不需要争取过半的正向诉求,他们只会发动深绿支持者全力冲刺,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仇恨动员下,罢免战特殊的运作与心理机制,让一些冒尖的蓝委也面临高危风险,而全面改选力拼过半,对他们反而相对有利。而如果在罢免战中这些选区蓝天变绿地,也势必重挫蒋万安的政治声望,甚至对2026连任造成不利影响,这让他在北检陈抗时开出“第一枪”。
而站在蓝营反制“恶罢”的战略高度,“倒阁”主张提出是把球丢回民进党,看他们是真的认为自己掌握多数民意,希望用全面改选翻盘,还是就是想用大罢免加司法战,实现绿色独大。此时的国民党抛出风向球,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重新凝聚蓝军士气,掌握议题的主导权。而不是像现在在罢免战时陷于被动,还要被对手冷嘲热讽。蒋万安的登高一呼,并非头脑发热临时起意,想必他的幕僚团队是经过缜密的沙盘推演的。
但另一方面,因为罢免战成败的第一责任人是朱立伦,攸关一众蓝营“立委”的切身利益,且不说这对没有区域席次的民众党也是“自伤”,依照规定,若“倒阁”重选,须全体立委2分之1以上赞成,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将于10日内辞职,但是否解散“立院”改选,赖清德仍握有最后主动权,当中有太多变数不能操之在己。
蓝营意见领袖赵少康先前对“倒阁”态度保留,几天后强烈建议朱立伦推动,抓住议题主导权。“倒阁”在蓝营内未必有统一意见,但没有“倒阁”重选,“倒赖”更无从谈起,蓝白用“倒赖”排除“倒阁”,也被部分蓝营舆论视为怯战。(台媒)
再退一步言,就是民进党为了全面重选,不惜“自己倒了自己的阁”,一旦客观上形成蓝绿合谋“歼灭”民众党的政治意象,即便不是国民党本意,也必将为日后蓝白合蒙上阴影,如果再失去在野多数席次的优势,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是蓝委们对“倒阁”态度偏向谨慎保守的原因,但因为“倒阁”也是心理战,国民党也不敢把话说死,就目前看不会是第一选项。
无论支持“倒阁”,还是态度保留,相关主张经由蒋万安登高一呼,在蓝营内部掀起广泛讨论,至少证明国民党陷于反罢不利的被动局面急于寻求突破解方。在这波围绕是否“倒阁”的讨论中,对于朱立伦先前提出的反“废死”、反“戒严”“公投”主张,再也没有掀起任何波澜。虽然这两项“公投案”还在朝野协商中,但众人都将目光聚焦在未来与民众党如何合作,当没有人再把朱立伦开错战场的突发奇想视为反恶罢的救命稻草,也说明国民党先前的应对是毫无战略规划的,投射的更是朱立伦在罢免战中的领导无方,也凸显国民党核心面对变局,迄今莫衷一是,拿不定主意。
朱立伦、黄国昌都说“倒阁不是重点,重点是倒赖”,可是按照台湾的现行体制,只有全面重选才有“倒赖”可能,依据“正副领导人选罢法”规定,需先由4分之1(29席)的“立委”提案,接下来需经3分之2(76席)“立委”同意才能成案。第三阶段罢免的门槛要达到过半的选举总人数,虽然高门槛让倒赖几乎成为不可能,但此路不通更别无他途。
反制民进党,当然可以有 “倒阁”以外的思考,但如果用“倒赖”的理由来否定“倒阁”,就政治逻辑来说是悖论。而以目前局势,罢免战打到最后,蓝军能不能保住现有席次都在未定之天,遑论倒赖?面对民进党的不公不义倒行逆施,蓝白不愿明说的是在野阵营终究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