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09年春晚,一条“苏格兰裙裤”,一句“眼睛一闭一睁”,28岁的小沈阳一夜之间火遍全国,成了一匹“黑马”。

自那之后,蹭热度的、攀亲戚的,那一定是乌泱泱的,但没想到啊,他自己亲哥哥却直言“看不上他”....



春晚爆红后的"不差钱"

2009年春晚过后,人人都知道小沈阳是靠赵本山捧红的,却少有人知道——这个从东北黑土地走出的穷小子,能飞起来是因为全家人攥着两把咸菜托着他...



小沈阳本名叫沈鹤,老家在辽宁铁岭的农村。

家里祖辈都是种地的庄稼人,父母农闲时候会去红白喜事上唱二人转。

他哥沈飞比他大几岁,兄弟俩从小跟着爹妈学唱戏。



那时候农村唱戏的地位低,经常被人当猴耍。

十来岁的沈鹤跟着母亲走场子,数九寒天裹着花棉袄坐三轮车赶场,冻得鼻涕都结冰碴子。



可是这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可沈鹤天生有副好嗓子。

五年级就能替父亲跟母亲搭伙唱戏,在十里八乡渐渐唱出了名。



后来沈鹤迷上了武术,老两口咬着后槽牙把地租出去,东拼西凑弄了三千块钱送他去武校。



那年头三千块可不是小数,沈洪久两口子天天咸菜就稀饭,省下钱给儿子交学费。



在武校待了一年,沈鹤有天放暑假回家,看见爹妈啃着窝头就咸菜疙瘩。

哥哥偷偷告诉他,为凑那三千块学费,爹妈半夜三更挨家敲门借钱。



小沈阳与哥哥沈飞

第二天沈鹤就跟父母说不想学武了,还撒了个谎说练武不长个,没想到,父母两个人对这方面都不懂,真就让他退了学。



小沈阳的父母

直到多年之后,老两口才知道当时退学的原因,不过这是后话了,因为退了学的沈鹤重操旧业了。



继续跟着父母跑场子唱戏,可是总这样不是办法,当时也就是十八九岁的他,开始琢磨自己未来的出路,选择跟着民间戏班子到处闯荡。

可那时候东北二人转场子乱得很,演员得会耍宝扮丑,还得能喝酒应酬。



而沈鹤在夜场里摸爬滚打,渐渐琢磨出自己那套表演路数——穿花棉袄、戴发卡,说话拿腔拿调逗人乐。

他会这么一直唱着,唱到了2006年,那一年,他在吉林一家剧场演出时,被赵本山看中了。



经过考试之后,他顺利进入了赵家班,还有了一个艺名——"小沈阳"。

在赵本山的教导之下,他一天比一天上进努力,直到2009年春晚《不差钱》一炮而红,那个穿着苏格兰裙的服务员形象,让全国观众一夜间记住了这个东北小伙。



爆红之后的小沈阳忙得脚不沾地,拍电影、接广告、开演唱会,最忙的时候同时轧八九部戏。

挣了钱先给老家盖新房,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哥哥沈飞也跟着沾光。



可是,人红是非多,对于家里人也一样,这兄弟俩的感情,早年间确实有过别扭。

沈飞比弟弟早入社会,看着弟弟从穷小子变成大明星,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而这几年,从小沈阳爆红又沉默,又重新复出,似乎所有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

不过离谱的“谣言”却一直没断过,有说他耍大牌的,有说他跟师父闹掰的,最离谱的是有人说他们兄弟早断了来往。



直到前天,沈飞回应了...

他在直播间跟网友们聊天时,被网友问到了脸上:你们兄弟俩关系咋样,他倒好,张嘴就来句"三年没来往,打小看不上他"。



这话听着扎耳朵,可细琢磨就透着东北人特有的幽默...

要不说沈飞聪明呢,直到观众想听啥,顺着他的话说就行了呗,可实际上呢,沈飞常去弟弟演唱会帮忙,后台打杂跑腿样样不落。



老母亲过生日,兄弟俩还合伙买了金镯子当礼物。

而话再说回来,小沈阳这些年也不容易,春晚爆红后急着挣钱养家,连着拍了不少烂片。



后来自己琢磨着转型,学着当导演拍电影,还重拾老本行开演唱会。

四十多岁的人台上台下两头忙活,图的就是让家里人过踏实日子。



他哥沈飞嘴上不说,心里门清弟弟的辛苦,如今小沈阳女儿都十几岁了,沈飞的孩子也成家立业。

所以沈飞那句“看不上他”的玩笑话,细品全是兄长的疼惜:怕弟弟飘了,又怕他累着。



结语

回头看看这哥俩走过的道,就像东北大地上的车轱辘印——深一脚浅一脚,但总朝着前头碾。

外人看着是"三年不来往"的疏远,内里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挂。

在这个网红三天一换代的年头,能守着本分顾着家的,才是真"不差钱"的活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