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日报道,奥斯卡奖的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下称学院)通过官网发布多条奖项评选新规,其中包括明确使用人工智能(AI)等数字技术制作的电影具备角逐奥斯卡最高奖项的资格,但强调评选仍将考量人工创作的核心价值。新规称,AI工具“既不会帮助也不会损害影片获得提名的机会”,其应用须符合行业伦理框架。此外还更加严格的规定每位评委必须观看某一奖项的所有提名影片后,才有资格参与该类别的最终轮投票。

AI制作电影获准角逐奥斯卡奖


这是奥斯卡奖评选规首次提及AI的使用。

学院此前一直考虑是否要修改参评影片的提交流程,包括是否强制要求作品公开其使用AI的具体情况,但最终决定不采取如此强硬的措施。《纽约时报》称,承认AI能进入电影制作领域,对学院来说是一件大事。好莱坞编剧和演员工会在近期的合同谈判中,将把对这项技术的保护措施列为重要内容。

近年来,生成式AI技术已渗透电影制作关键环节。今年3月斩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粗野派》利用AI修正演员匈牙利语口音;音乐剧《艾米莉亚·佩雷斯》则通过AI技术优化角色歌声。这类工具凭借高效调整演员声线、外貌或风格的能力,逐渐成为制片方的新选择。


然而,在影视作品中使用AI也引发不小争议。2023年好莱坞罢工期间,编剧与演员集体抗议,担心AI可能取代人类工作。美国女演员苏珊·萨兰登公开表示,AI滥用或将导致个人形象与声音被不可控地复制。编剧群体则担忧制片方借助AI工具压缩剧本创作成本。尽管劳资协议已纳入AI使用限制条款,争议仍未平息。

部分从业者对AI的艺术价值持怀疑态度。有动画师称,现有生成式AI无法达到奥斯卡级作品的创作水准。流媒体平台Rokit Flix联合创始人乔纳森·肯德里克直言:“AI能完成基础框架,但情感深度仍需人类赋予。”据悉,除了AI新规,学院同步规定,评委须观看所有提名影片方可参与最终投票,这进一步强化了对作品完整性的审视。

评委必须看完所有提名影片才能投票
学院还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以后,想要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投下神圣一票的评委们可得加倍努力了。新规定要求每位评委必须观看某一奖项的所有提名影片后,才有资格参与该类别的最终轮投票。
这项新规将在第9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生效,定于2026年3月15日举行。以往,评委只需签署一份信誉承诺书,表明自己已经看过这些影片就可以进行投票。但现实情况是,有部分评委可能并未实际观影就随大流投出了选票。这样的现象显然影响了评选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最佳影片奖作为最受瞩目的类别之一,每届都会有十部电影获得提名。为了确保评委能够充分了解每一部作品,入围片方每年都会竭尽全力通过各种方式让评委接触到他们的电影,比如电影节放映、私人放映会,甚至有时还会邀请明星主创团队出席问答环节。
那么,学会如何保证评委确实观看了所有的提名电影呢?据透露,他们将利用评委专属的流媒体平台来追踪观影记录。如果评委选择通过其他渠道如电影节或线下放映观看电影,则需要填写详细的观影时间和地点表格以作证明。
增设全新奖项

今年以来,学院有多项改革,4月10日,宣布将设立一个全新的奖项——最佳特技设计奖,计划于2028年举办的第100届奥斯卡奖上首度颁发。()
“自电影诞生之初,特技设计就是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很荣幸能表彰这些创意艺术家的创新工作,祝贺他们以执着的追求迎来这一历史性时刻。”学院首席执行官比尔·克雷默与主席珍妮特·杨在声明中表示。
而学院再上一次新增奖项是在2024年2月,宣布新设最佳选角成就奖,该奖项将在明年举办的第98届奥斯卡奖上首次颁发。至于最佳特技设计奖的评选规则和颁奖形式,还有待确定。目前,学院旗下的制作与技术分部已有超百名特技专业人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