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吉尔・范戴克(Virgil van Dijk),这位足坛的传奇人物,于不经意间,回到了一切梦想起航的地方。
就在上个月,身为利物浦现任队长的他,悄然造访了荷兰老东家威廉二世俱乐部(Willem II)。此行的目的,是重启一项青年足球锦标赛。范戴克诚挚地表示:“这是我回馈社会、助力培育下一代世界级足球人才的独特方式。这项赛事宛如一座闪耀的舞台,为那些崭露头角的足球新星,铺就了一条通往梦想的康庄大道。”
值得一提的是,将于 9 月举办的下一届 “维吉尔传承奖杯” 赛事,不仅汇聚了范戴克职业生涯中效力过的所有俱乐部,更吸引了阿森纳、曼城、巴黎圣日耳曼等一众欧洲足坛豪门的热情参与。
在荷兰北布拉班特省南部的城市蒂尔堡,33 岁的范戴克,这位当今足坛最顶尖的中后卫之一,收获了影响其足球生涯与人生轨迹的宝贵感悟。在他即将随利物浦捧起第二座英超冠军奖杯之际,让我们一同回溯他的成长之路,探寻他是如何从早年的挫折困境中,不断汲取力量,进而铸就如今非凡的职业生涯。
“一些青年队教练甚至认为他懒惰”
2001 年,年仅 10 岁的范戴克,加入了威廉二世当时声名远扬的青训营。彼时的威廉二世俱乐部,刚刚在 1998 - 99 赛季书写了一段传奇篇章,一举斩获荷甲亚军,并成功跻身欧冠联赛。
范戴克加盟后不久,扬・范・隆(Jan van Loon)出任青训总监一职。范・隆回忆起那段时光,满是感慨:“事实上,在球场上,没有哪个前锋能在他面前讨到便宜。他身体素质极为出色,而且仿佛与生俱来就掌握了在最佳时机从对手脚下断球的绝技。我记得在比赛中,我们有时会焦急地提醒他:‘维吉尔,小心你身后的对手!’可他总是一脸从容,轻松回应道:‘好嘞,没事儿。’”
“我还记得一场对阵阿贾克斯的关键比赛,他负责盯防对方的核心球员。我们反复叮嘱他:‘绝不能让对方碰到球!’而他,真的做到了,完美地完成了防守任务。”
然而,年少的范戴克并非无懈可击,仍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范・隆补充道:“他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比较沉默寡言,在场上的表现也过于从容淡定,甚至显得有些漫不经心。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一些青年队教练曾经一度认为他很懒惰。”
这种误解,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的守时问题。范戴克偶尔会在训练时迟到,这一情况曾让教练们对他产生了诸多质疑,甚至一度考虑是否要让这位年轻的后卫继续留在俱乐部。
但当范・隆深入了解这位小将的生活状况后,才知晓了背后的隐情。“他的父母离异,生活的重担常常压在他稚嫩的肩头,他时常需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他得先去学校把弟弟妹妹接回家,为他们准备午餐,然后再匆匆赶公交去威廉二世俱乐部训练。” 范・隆耐心解释道,“这就导致他偶尔会迟到。不过,每当我询问原因时,他都会一五一十、非常详尽地向我说明情况。记得有一次,弟弟吵着要吃涂花生酱的面包,他不得不跑去超市购买,结果错过了原本的公交班次。那段艰难的经历,深刻地塑造了他坚韧的品格与独特的球风。”
“培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社区的力量”
凭借在青年队的卓越表现,范戴克终于迎来了代表二队出场的宝贵机会。然而,命运似乎在此刻开了个玩笑,就在比赛当天,他却发现自己还未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而在威廉二世俱乐部,学业被视为重中之重,这也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因此错失这次难得的突破机会。
“我当时对维吉尔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范・隆回忆道,“他在同学当中人缘极佳,并非因为他是个足球运动员,而是因为他为人真诚善良,大家都真心喜欢他。他向几位同学寻求帮助,同学们也都热情地伸出了援手,最终,他及时完成了作业,当然,不是让同学代写,而是在大家的协助下共同完成的。比赛前一晚,我收到了老师发来的消息,告知我一切都已妥善解决。”
“那位老师在这件事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一直坚信,培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社区齐心协力。在成长的道路上,你需要身边众多人的引导与帮助,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
曾在阿森纳青训营担任教练主管的范・隆,敏锐地察觉到范戴克具备一种独特的能力,那就是善于识别并凝聚那些能够助力自己成长的人。“他会主动向最优秀的教练寻求额外的指导与建议,因为他凭借本能就知道,这些人能够帮助他变得更强。这种特质非常罕见,我在布卡约・萨卡、弗兰基・德容等优秀球员身上,也看到过类似的闪光点,而德容也曾在威廉二世青训营接受过培养。”
“俱乐部里有一位运动生理学家,十分精通如何将力量训练与中后卫的位置需求紧密结合。每次训练结束后,维吉尔总会主动说:‘不,咱们再练一会儿吧。’从这些细节中,就能清晰地看到他内心深处那股强烈的驱动力,尽管其他教练曾经误解他是个懒惰的球员。”
“我的身体垮了,什么也做不了”
青少年时期的范戴克,生活并不轻松。他一边在威廉二世青训营刻苦训练,追逐自己的足球梦想,一边还要兼职做洗碗工,补贴家用。尽管他在球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并且成功从右后卫转型为中后卫,但并非所有人都对他的潜力深信不疑。多家俱乐部在是否为他提供首份职业合同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在俱乐部内部,对于他的评价并不统一,存在明显的分歧。我想,维吉尔自己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不确定性。” 范・隆透露道。
2010 年,格罗宁根俱乐部独具慧眼,果断抓住机会,签下了年仅 19 岁的范戴克。尽管此时威廉二世俱乐部最终也向他提出了报价,但范戴克认为母队的这份报价来得太迟了,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
2011 年 5 月,范戴克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首秀。在随后的完整赛季中,他表现出色,大放异彩。然而,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瞬间打乱了他的职业生涯节奏。他先后辗转两家不同的医院,最终被确诊为阑尾炎、腹膜炎以及肾脏感染,病情危急,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范戴克回忆起那段黑暗的日子,仍心有余悸:“当时,我的身体仿佛彻底散架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在那种绝望的时刻,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最糟糕的念头。生平第一次,足球在我心中的重要性,被生命的安危所取代。有那么一刻,我甚至不得不签署类似遗嘱的文件,心里想着,如果我不幸离世,要把部分财产留给母亲。”
“或许是我执教过的最优秀球员”
幸运的是,手术非常成功。尽管范戴克恢复迅速,并且在球场上依旧保持着出色的表现,但荷兰国内的顶级俱乐部,却并未对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13 年,凯尔特人俱乐部以约 250 万英镑的价格,签下了这位当时尚未被广泛瞩目的潜力新星。
“他第一天来球队训练时,我和他聊了几句,对他说:‘尽情享受在这里的时光吧,因为我预感你不会在这里停留太久。’” 时任凯尔特人主帅尼尔・列侬回忆道,“他速度快如闪电,在球场上沉着冷静,身体素质劲爆,技术更是精湛绝伦。他的进步势头,如同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他真的是一位极为出色的球员,或许是我执教生涯中遇到过的最优秀的球员。”
在凯尔特人效力的两个赛季里,范戴克跟随球队斩获了两座联赛冠军奖杯以及一座苏格兰足总杯冠军。随后,他转会至南安普顿俱乐部。
“我一直坚信他拥有非凡的足球天赋,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的眼光。” 列侬感慨道,“他完全有实力为世界上任何一支顶级球队效力。当初利物浦签下他的时候,我感到十分惊讶,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曼联、曼城、巴萨或者皇马,没有在那个时候出手签下他。”
2018 年,范戴克以 7500 万英镑的天价转会费加盟利物浦,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身价最高的后卫。自那以后,他在利物浦的职业生涯堪称辉煌,相继赢得了欧冠冠军、英超冠军、足总杯冠军、两座联赛杯冠军以及世俱杯冠军,并在 2019 年荣膺欧足联年度最佳球员的殊荣。如今,他距离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二座英超冠军奖杯,仅一步之遥。
范・隆对他的这位得意门生赞不绝口:“他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各种全新且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迅速成长。成为队长后,他在与教练组和媒体打交道时展现出的成熟与稳重,令人印象深刻。我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争取来的,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他去克服那些困难。他必须自己主动掌控局面,牢牢把握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他的经历,对于那些白手起家、怀揣梦想并努力追求人生目标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与激励。”
(编译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