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禁止入内,谢谢配合!”如今,在方城县未来星城小区的电梯里,这样的智能监控报警系统时刻守护着居民的安全。这一改变,源于方城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该小区电梯安装了智能监控报警系统,一旦电动车进入电梯轿厢,智能设备便会迅速识别并抓拍电动车照片,电梯随即暂停运行,直至电动车移出才恢复运行。
2024年6月,方城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中发现,辖区内电动车起火事故频发,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经调查,部分商家擅自改装原厂配件、更换大功率电池、销售翻新电动车电瓶等违规行为是导致安全隐患的潜在因素;而居民“进楼入户”给电动车充电,以及在门面房前、楼梯间“飞线”充电等不当充电行为,则是导致起火的直接原因。
2024年7月,该院分别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大队、释之街道等单位下达检察建议。建议相关部门依法对违规改装、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行为加强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消除“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针对部分行政单位履职不到位的问题,2024年9月20日,该院还召开了行政公益诉讼案听证会,监管部门、属地政府和听证员共同参与,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督促行政单位依法履职。
收到检察建议后,方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印发《方城县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执法检查活动6次,检查电动车经营户318家次,立案47起,罚款9万余元。同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标准落实、规范行业发展、严惩制假售假行为,查获一起与一致性认证要求不相符案件,查封电动三轮车23辆。
“收到检察建议书,又参加听证会,实现刚性监督,作为责任主体,我们分批次为有条件的小区增建、改建电动车充停场所。”方城县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已完成90多个居民小区的30764个电动车充电端口建设,有效缓解了电动车充电压力。
为彻底阻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方城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联合该院数字检察办公室,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经过大数据摸排、论证,指导协助县房管局、各乡镇街道引进梯控“AI智能”监控警示报警系统。这套智能系统具有智能识别、语音提醒、管控电梯等功能,主要是在电梯内安装一个“梯控”摄像头,可以智能识别电动车辆,一旦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就会报警,电梯将拒绝关门,直至电动自行车退离电梯后,电梯才恢复正常运行,智能化解决了电动车“上楼”等违规问题。目前全县已有41个小区、846部电梯安装了该系统,惠及16000个家庭。
未来星城小区居民赵先生感慨道:“以前在网上看到电动车充电起火的案例,心里总是不踏实。现在有了‘AI 智能’监控报警系统,我们住得更安心了。”
“此次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整治,是我们发挥数字检察技术监督作用践行‘检护民生’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持续关注后续整改情况,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运用数字检察等创新手段,与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平安方城’贡献检察力量。”方城县检察院检察长郭潜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