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事恐怕不妥啊!”
一旁的大臣颤颤巍巍的对雍正说道,谁知道雍正听完这句话后竟然大怒:“有何不妥!朕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
此时康熙刚刚去世不久,雍正上台后大肆的清算异己,曾经和自己作对的那些皇子们个个都没有好下场。
然而他竟然把矛头对准了康熙的宠妃宜妃,要把她赶出宫去。
这在历史上可是比较少有的一件事,往往继任的皇子都会对先皇的妃子好生照顾。
那么雍正究竟为何要做出这样的行为来?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康熙宠妃
我们在看反映清朝时期的影视剧时,只要有康熙的出现,经常能看到在他身边一个温婉动人的妃子宜妃。
在当时这个妃子可谓是夺走了康熙所有的宠爱,这完全不是夸张的说法。
那么这个宜妃到底是什么来头呢?我们先来看看,首先其出身是满清的贵族阶级。
而且其父亲在朝廷中也是身居高位,可以说是非常显赫的世家千金。
从小自然是没吃过什么苦,锦衣玉食的长大,随着年龄大一点后,宜妃也参加了选秀女,当时的她还名不见经传,所有人只知道她名叫纳兰珠。
然而当她参加选拔的时候被一眼相中了,因为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并且气质等各方面也是非常的优秀。
所以进宫非常的顺利,基本上没有费什么太大的波折。
本身在小的时候就受过高等的教育加上长得非常漂亮一进宫就受到了关注。
并且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爬上了贵妃的位置,要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后宫的勾心斗角可是非常严重的。
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中活下来,还能达到贵妃的位置上,那显然是有本事的女人。
此时的她才成为大家熟悉的宜嫔,也开始慢慢被康熙注意到。
“皇上不要为了国事太过操劳,还是要注意休息啊。”宜嫔端着刚刚做好的汤送到了正在批阅奏折的康熙面前。
康熙笑了笑:“朕的心里还是一直挂念着你啊。”
可以说在当时的妃子里面,康熙最喜欢的就是宜嫔,他曾经多次表扬过宜嫔。
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宜嫔身份地位还是在持续的增长。
而真正让她地位稳固的还是其生下皇子的那一刻,而且不止一个皇子,是三个。
这在当时母凭子贵的年代里已经是几乎天花板级别的人物了。
皇家本来就讲究多子多孙,康熙自然是对宜嫔宠爱有加,其家人也因为她开始地位继续上升。
同时两人如胶似漆的感情还体现在书信方面,康熙时期的大清局面还没有稳定。
而其本人又是一个有着雄心大志且武力充沛的皇帝,于是经常御驾亲征带兵收拾叛军。
每当这个期间两人之间的书信来往真的是浓情蜜意,糖分非常高。
这足以看出康熙对她的爱,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康熙在打仗期间,曾经多次留在宜嫔的家中居住。
这一点足以体现康熙对其家庭也是非常的喜欢正所谓是爱屋及乌。
受到清算
而此时的雍正却一直对这个妃子耿耿于怀,因为自己的母亲没有受到像宜嫔一样的重视。
而宜嫔在后宫中的地位越高,自己的母亲就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委屈。
直到后来康熙想出来的九子夺嫡的这一招,本身康熙也是想用这一招让这些皇子们互相牵制。
最终肯定会有一个有本事的人出来,可是没想到这场斗争却异常的残酷。
雍正从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很受重视,但是其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和自己的好儿子从这个竞争中脱颖而出。
1722年,此时的大清皇帝康熙已经病入膏肓,但是依旧没有宣读自己拟定的接班人选。
直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圣旨才被身旁的大臣宣读出来,雍正成功继位,成为了大清的掌权人。
同时它的继位也宣告了一些人末日的到来,其中和自己争夺皇位的那几个兄弟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同时为了让自己的母亲扬眉吐气,他也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
这一下他的母亲德妃立马就成为了后宫的掌权者,一下子位置就高了起来。
可是此时的宜妃似乎还没有看清楚局面,在一次祭拜仪式上他的行为再一次的点燃了引线。
当时祭拜康熙的仪式上,宜妃竟然乘坐着轿子走到了德妃的前面。
这在古代史非常失礼的行为,况且德妃是后宫的领导者,这不完全是分不清大小王了吗。
其实宜妃可能也只是习惯了,毕竟曾经她的地位很高,而德妃并没有她的地位高,所以她一直都走在前面。
可是现在地位不一样了,德妃还能容忍这件事吗,雍正知道这件事后也非常的生气。
再加上自己当初夺嫡的时候宜妃的儿子没少给自己下圈套,幸亏自己聪明加上有贵人相助,这才次次化险为夷。
现在还敢这么猖狂,自己要是不下手整治一下能行吗?
于是他就开始慢慢的找事,首先是将其在外买卖资产一事揭发出来治罪。
随后干脆直接将其赶出了皇宫,其家人和身边的太监们也都没有幸免于难。
参考资料
王冕森作. 清代后妃杂识[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09: 263-267.
杨珍. 三百年前的翊坤宫主人[J]. 紫禁城, 2009, (06): 42-45+2.
徐广源. 景陵妃园寝[J]. 紫禁城, 1987, (02): 19-20.
李成丹. 清康熙朝后妃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8: 24.
齐木德道尔吉,黑龙,宝山等编. 清朝圣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 上[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10: 285-286.
王冕森作. 清代后妃杂识[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09: 263-264. (2)